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领域的一座宝库。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它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符际翻译是利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的一种翻译方法。唐诗的以景抒情、借景言志的特征使宜于描写静物的画成为诗歌翻译的辅助手段。文章从符际翻译视角出发,论证了画这种图形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可以成为一种阐释诗歌的翻译手段。它不仅为译者拓展了思维,而且绕过了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挣脱了原语言对翻译的种种束缚,给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翻译空间。  相似文献   
22.
老桑树下宁静的小学校园,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充满了生机。阳光,将缕缕金丝洒向校园,万物披上了华丽的衣装。我们第一次踏进校园,羞涩、好奇、激动、喜悦荡漾在心头。新鲜的教室,新鲜的老师,新鲜的同学,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我坐到了教室最角落的位置,而她,就坐在我身边。  相似文献   
23.
债权不可侵性理论源于实践。目前通说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侵权行为法向合同法渗透。另外,基于权利不可侵性理论,引申出债权的不可侵性。为了解决这一理论与债权是相对权理论的矛盾,通说认为这一理论是对债权相对性理论的突破。但是权利的本体性权能,即受领权能,决定了债权不可侵性理论是对债权相对性理论突破的说法存在不妥。通过对债权客体的分析,说明第三人侵犯的实质上不是债权,而是债权人的人身自由权,所以,债权不可侵性的说法和权利不可侵性的说法存在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24.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礼仪探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礼仪的内涵为切入点,结合虚拟参考咨询台(VRD)运行的现状,提出参考咨询馆员与用户应遵循的一些服务礼仪规则,并指出图书馆在保持服务礼仪方面应做到设计人性化VRD界面、考虑软件性能、注重用户研究、加强内部管理与培训等,以规范参考咨询馆员与用户的行为,提高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5.
26.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中否定表达突显性纵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颖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1):102-106
文章分析了中国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朗读任务中否定表达的突显性。通过语音标注、分析软件Praat对1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四个年级的朗读材料进行标注,参照音高曲拱、音强曲线、时长等声学参数,并利用听辨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是否对传递新信息的否定词赋予音高、音强或时长上的突显。研究考查了学习者句法否定表达、语意否定表达、词缀否定表达三种不同类别否定词的突显情况,并分析了四年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英语学习者朗读中的否定表达大多被赋予突显,其中词缀否定表达突显比例最高。但综合四年的朗读情况,突显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此研究结果对于英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模拟讲演法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的创新教育方法.本文从模拟讲演法的含义、应用过程、实用价值等三方面阐述该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指出模拟讲演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与思维创新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使教学实践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环节较薄弱的缺陷.  相似文献   
28.
29.
根据激励理论提出了个性化激励的概念。强调激励是针对个体读者的而不是针对图书馆员的,并提出了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个性化激励方案设计的内容,认为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个性化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不同层次个体读者主观能动性意识,进而大幅度提升读者服务品位。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ILAS系统与博菲特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在技术开发及图书采访子系统业务流程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了解两系统的功能特点,为用户选择和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