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是21世纪学习的重要能力。我国目前已有各式比赛和项目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提供动力,日常学业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提供思想和技能基础;相较于丰富的比赛和项目建设,国内大学的日常课程建设中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相对薄弱。如何设计具有可复制性的大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目前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热议的话题。STEM教育注重过程和实践,强调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培养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结合STEM教育理念,将R语言与3D打印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究实验,验证了计算机辅助工具及STEM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提升的正反馈作用,这为探究大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指出,社交媒体的使用将成为未来1-2年内改变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许多研究普遍表明,学生在使用社会软件学习时,教学效果普遍得到提高,但在社会软件教学实验中发现,学生使用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并不高,学习共同体并没有自然而然地产生。通过采用与学生的深度访谈方法,分析了社会软件学习积极性欠缺的原因,归纳出八条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要将社会软件平台上的教学表现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并基于SOLO(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理论,给出了博客、微博、QQ三种社会软件的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以明确社会软件使用的目的,供教师和研究者借鉴,期望能促进社会性学习与正式学习的融合,顺应数字化无缝学习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以免费或廉价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开放、灵活、高质量的课程,降低了学习的成本,惠及了大量的学习者,因此引起政府、高等院校和商业机构的极大关注。高等院校投入MOOC潮流的目的在于使更多的学习者享受到高校的课程,拓展教育市场,增强品牌竞争力,以及寻找潜在的盈利模式。商业机构参与MOOC的动机或者带有慈善目的,或者带有商业倾向。但是它们面临共同的挑战--探索使MOOC可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哈佛大学商学院Christensen教授提出的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s)理论,为我们分析和探讨高等院校如何利用MOOC来探索教与学的新形式和在教育市场中如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破坏性创新理论用来描述一种开始时根源于低端市场、功能简单的产品和服务,之后无情地侵占高端市场,并最终取代已有竞争对手的过程。当前MOOC虽然具备了破坏性创新的关键特征,即将新的商业模式与相应技术结合起来,对传统高等教育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但由于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的这种破坏性影响仍有待谨慎审视。而高等教育院校可以积极做出响应,从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s)的角度探索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以及符合自身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应用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认知、心理塑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监管和关注。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应用监管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文章从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框架顶层设计出发,提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善治路径。监管框架顶层设计以尊重人类的自主能力为核心,提升未成年人的能动性,优化监督机制,具体包括监管内涵、技术原则和组成要素。监管善治路径从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技术体系的构建出发,探索提升场景多样化评测机制,完善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制度,参与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国际规则制定,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社会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框架和善治实施路径的构建,以期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近期"电子书包"的应用与试验加速了信息时代教育改革探索的步伐。电子课本是电子书包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该文站在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之上,主要聚焦于当前基础教育中教师对于电子课本的认识与应用需求,通过实地调研、结构化问卷、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揭示电子课本发展与应用过程中需解决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对教师观念、电子课本的形态特征、人性化设计、出版和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ChatGPT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成年人成长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急需构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规范体系。文章从人才发展、AI向善和人机共融视角出发,构建了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体系模型:“技术内容规范”将基础性、时代性和价值性三个维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旨在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规范学生能接触到的人工智能技术内容;“技术工具规范”围绕可用性、适用性、安全性、价值观对AI学习工具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全过程提出规范要求,旨在从应用监管角度保障未成年人的使用体验;“技术伦理规范”基于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安全可控原则,对人工智能技术伦理治理提出要求,旨在从安全伦理角度促进未成年人、社会、自然和人工智能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教育标准CELTS-43是有关学习平台的系统架构与服务接口标准。在研究数字教育平台体系结构的公用特性、层次结构以及体系结构与服务接口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XML绑定的测试方法,来测试基于标准的学习系统体系是否具备统一性的服务架构和可互操作的接口。  相似文献   
20.
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远程教育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如何构建一个学习者满意的支持服务环境?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环境的基础框架,所涉及的二方面要素——社会人文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构筑支持服务环境, 同时建立远程教育质量管理规范来保障支持服务质量。这对保障和提高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