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张晓阳我国从1996年12月1日开始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这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其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它为下一个目标——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奠定了基础。所谓经常项目一般可...  相似文献   
32.
一必要性和方法论1.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社会主义实践继续前进的迫切要求。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具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遇到了一个带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具体地说,就是究竟采取何种经济形式,使社会生产力取得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好更快的发展。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已经突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传统的理论。这一  相似文献   
33.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GRF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的使用范围、结构布置、结构计算及构造要求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并对工程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作为一个教育与戏剧交叉融合的研究与应用领域,现代意义上肇始于西方的教育戏剧,发展至今已经百年有余。随着泛娱乐时代的来临,最初作为方法引入我国的教育戏剧被曲解乃至浅薄化应用,苦药糖衣式工具论大行其道。为了打破“教育为体,戏剧为用”的割裂式观念,论文辨析了纯粹娱乐与创造娱乐、高台教化与主体教化两组对立性功能概念,重新反思教育戏剧的信念传统与立场,进而试图唤醒与定位我国新时期教育戏剧探索的方法自觉、理念自觉与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35.
后浇带技术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已通被常规采用。但如在施工过程中有些环节注意不到,往往会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作用,还可能给施工带来不便,给结构造成隐患。  相似文献   
36.
张晓阳 《语文天地》2012,(12):39-40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与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目光盯着高考,还要拓展思维,全面、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与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自主和高效,以“自主、探究、互动”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37.
38.
仿真技术的发展为方案设计过程的数字化提供了可能。通过分析红外成像导引系统方案设计软件的必要性和特点,明确了该软件的性能要求。提出的经过参数估算和性能仿真两个步骤,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逐步完成红外成像导引系统方案设计的软件架构,是基于目前水平和条件的比较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并且已经在该软件系统的开发中采用。  相似文献   
39.
张晓阳 《语文天地》2012,(23):39-40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与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目光盯着高考,还要拓展思维,全面、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与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自主和高效,以"自主、探究、互动"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高考应试教育模式,让许多高中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40.
张晓阳 《考试周刊》2014,(30):61-61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充满快乐、感悟喜悦、彰显个性、多元评价,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思考中享受快乐、在体验中感悟喜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欢乐、在自我评价中彰显自身价值,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演绎和谐、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