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可获得性论体系结构中的文献单元网络(上)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梁灿兴 《图书馆》2002,(2):8-13,7
基于图书馆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分析了文献单元网络发展的动力结构,提出自由知识网络是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态,从知识单元可获得性的发展规律中,论证了这种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2.
梁灿兴 《图书馆》2004,(4):22-25
文章认为图书馆职业信念的发展推进了图书馆的有机生长 ,职业信念在实践中的新阐释丰富了图书馆活动内容 ,从而认为 :图书馆职业信念的发展和深化推动实践的发展。对可获得性论的图书馆原理作了总结 ,揭示出图书馆五条实践原理。  相似文献   
33.
图书馆新旧五定律与可获得性论图书馆原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梁灿兴 《图书馆》2004,(5):11-18,22
本文通过对三种图书馆原理7个方面的比较研究,试图讨论图书馆原理所应该具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34.
对新闭架并不成功的反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人们对林妩、陆宗城两位同志在《从大开架到新的闭架借阅--再谈图书馆现行借阅方式的改革》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存在误读和误判。  相似文献   
35.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哲学病",一是既不解决旧问题、又没有提出新问题的学科建设讨论;二是缺少对经验事实归纳的泛哲学论说。以"客观知识"和"公共图书馆"为例,剖析了"哲学病"的成因。并通过将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认定为应用学科,分析其对本学科研究的规范意义,来为解决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哲学病"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36.
可获得性论中的图书馆哲学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梁灿兴 《图书馆》2002,(4):10-17,40
论证了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的作用。图书馆 职业信念是图书馆哲学的核心。新一代图书馆员的职业信念,是所有知识为所有人服务。  相似文献   
37.
可获得性论体系结构中的文献单元网络(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梁灿兴 《图书馆》2002,(3):9-14,44
3 为了知识的自由共享3 .1 失落的精神作为图书馆专业人员 ,当审视近代图书馆发展史的时候 ,是否发觉如今的图书馆已经失落了当初处于时代前沿的人文精神 ?然而 ,图书馆失落的到底是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们接触到自由软件的GPL版权宣言 ,才找到了答案。遵循GPL版权宣言的软件产品 ,对于所有人都是完全开放的 ,除了必须尊重原作者的署名权及不得将这些软件代码的任何部分用作商业软件的一部或全部 (不包括维护服务和衍生产品 )之外 ,你可以自由使用、传播或者改造这些软件。与GPL宣言类似的其它版权宣言还有很多 ,比如有一些版权宣…  相似文献   
38.
“可获得性”衍义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梁灿兴 《图书馆》2001,(5):18-20
基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图书馆员三个层次讨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试图推演出图书馆基本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39.
为可获得性论答朱少强先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梁灿兴 《图书馆》2003,(2):15-19,5
本文讨论了朱少强先生对可获得性论提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0.
将新世纪前十年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看作是前一时期学术的延续,认为在过去十年里,在学科性的辩护上,形成了以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在科学性的辩护上,形成了"抽象图书馆学"、"知识集合论"和"可获得性论"为代表的理论解释体系;在职业性的辩护上,形成了以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和制度图书馆学为核心的职业辩护话语体系。平复了由"图书馆危机"引发的图书馆人的精神骚动。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