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国难日亟。为了救亡图存,各派政治力量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救国方案,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经过反复探索和比较,先进中国人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将马克思主义真理引入中国的过程中,留日学生做出突出贡献,功不可没。本文拟结合有关史料略作论述,以就教于同好。一当我们将目光重新投向本世纪最初几年时,就会发现,当时的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了六十多年。为挣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中国人民一直前仆后继、英勇不屈地进行着抗争,无论是太平天国的农民,还是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更是一个廓清模糊认识、辨析是非曲直的周而复始的实践过程。进一所学校,就等于走近了一个校长的教育理念中。校长眼中的课改之于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教改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而这,恰恰就是某些学校所缺乏的最为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将中缅边境的滇西大地裹挟进了日寇的铁蹄之下,使得这片古老而蛮荒的土地蒙受了长达两年的耻辱和损伤. 为了找寻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的史迹,不久前,笔者一行走进了云南保山地区,一个特殊群体——日军慰安妇,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腾冲,还是龙陵、松山,翻开尘封已久的档案,查阅饱浸岁月痕迹的老旧报刊,"军妓"(即"慰安妇")等刺目的字眼时常跃入眼帘.  相似文献   
14.
近代留日热潮的出现,是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也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的必然产物,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传统观念的嬗变,这对促进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今年秋季开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在全国 38个实验区启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前所未有的改革 ,其意义非同寻常。新世纪之初 ,培养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合格人才势在必行 ,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弊端丛生的基础教育教学 ,我们的教育就难以步入高效益、高质量的快车道。这次改革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维持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 ,单纯改革课堂教学 ,而是采取先破后立的战略 ,即先打破旧的课程体系 ,然后依托新的课程体系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青岛市内 4区有幸全部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作为历史教研员 ,笔者在此不揣浅…  相似文献   
16.
陆安 《山东教育》2005,(29):18-19
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青岛的中学生是幸运的,当新世纪的朝阳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了。青岛作为最早参加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城市之一。自2001年秋季开始,市区所有中学生全部参加了初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7.
陆安 《中国教师》2010,(2):23-25
<正>历史课之所以在很多学生心目中形象不佳,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历史文化传递方式上出了问题。单向、线形、机械、僵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对所教内容缺乏内在的热情和理性的感悟,学生自然也就难以生发出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历史课要想唤醒学生理智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实现“内外迁移”,即将课堂教学的视野拓展开来,一方面实现学科内的迁移,凡事力求“合并同类项”,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让学生形成尽可能完整、系统的历史认识,另一方面追求学科外的迁移,将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积淀下来的“缄默知识”激活,充作历史课程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原因不在教育,而在教育之外即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社会用人机制的僵化等,使得高考改革步履维艰。因此,高考要实现突破性改革,首先需要优化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陆安 《山东教育》2007,(4):27-28
教过二十多年的书以后,我常想,历史教学怎样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当某一天,我偶然打开电视,欣赏了易中天所讲的《百家讲坛》之“汉代风云人物”系列时,犹如迷茫中的探索之人,眼界豁然开朗。虽然易教授品读历史的风格在学术界引起一番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他凭着自身丰富的学养积淀,凭着自己独特视角的解读,把原本晦涩拗口、阳春白雪的历史,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学术象牙塔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