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893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母教文化资源,至今依然有重要的价值。当代家庭中,母亲面临家庭责任、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挑战,需要借鉴母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挥母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身为母亲的女性要提升自身素养、理性科学育儿,社会也要努力营造重视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为母教提供完善的社会支持与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疫情防控背景下,面对学校与教师对"停课不停学"的各种应对,要保持宽容心态,允许试错。线上和线下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要回避、害怕或者担忧,新事物产生、发展和完善,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因为"忙于应对"而失去了对"技术对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及"教育到底对儿童意味着什么"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合法戒责,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对于惩罚,当前主要存在三种视角的辩护.回报论(应得论)认为惩罚可以矫正因过错而导致的不平衡;结果论(功利主义理论)认为惩罚可以对犯有过错的人及其他人形成威慑,使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赔偿论(补偿受害者的理论)则认为只有惩罚可以有助于赔偿受害人,实现公正.三种理论的分析都能某种程度上为惩罚辩护,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弊端.在当前的学校语境中,教育者应该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三种观点,追求惩罚的正当性和教育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儿童道德教育存在着误入规范理性与知识理性、注重"目的善"而遗忘"手段善"的困境。借鉴新儒学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的"良知坎陷说"观点,道德境界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要关怀生命,关注人世间,所以要有坎陷,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领悟道德教育的精髓。道德教育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转化为个体切身的践行;不是帮助儿童寻求客观知识的理论活动,而是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性的成长;不仅需要理性与规范,更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道德教育是先验与经验、本质与存在、理性与情感、潜在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的关系研究是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内容。PISA 2015调查了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15岁学生的各类学习时间,添加了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课外活动,并分析了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中国学生校内外学习时间均较长,学校常规课程学习时间对科学成绩的正向作用显著;存在效率问题,尤其是课外学习时间的边际效应显著;创造性课外活动对学生科学成绩的提高有显著影响。因此从提高在校学习时间效率、合理控制课外学习时间、提供高质量的创造性课外活动三方面对合理分配和利用学习时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城市的概念由来已久,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持续学习型城市在三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推动与各国城市的努力下也逐渐为人所认可与接受。新的时代背景下,其基本要义应是不仅坚定秉持全球发展与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理念,还要在此基础上获得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达成其建设过程本身的可持续性。当前,结合全球多座城市的推进历程与发展经验,可将其建设路径归纳为立足城市发展、着眼顶层设计,激发学习热情、推动全民参与,搭建合作网络、实现发展融合以及坚持质量评估、保证持续发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史在叙事材料、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为故事与"碎片"、从"文本"到"修辞",以及影像资料的运用。职业教育叙事发展存在着"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为叙事较少且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描述、叙事风格单一,不追求修辞、叙事方式单调等方面。新文化史所取得的突破,为职业教育叙事的转向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四十余年来,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我国36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注重以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以综合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多元参与为基本保障、以拔尖创新为选拔导向.与此同时,各试点高校形成了个性化、融合式、贯通式、国际化与动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应在传统高考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选拔更多综合素质优秀和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各试点高校应在"强基计划"的透射下不断优化招生和培养机制,探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招生与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