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2187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基于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学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评价是高校教学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学生评价在高校教学评估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在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学评估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和解的存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价值取向反映了大学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是大学使命的客观体现和具体要求。基于办学传统、大学使命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造就领袖人才、促进研究创新、提升综合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公民五个向度,价值取向表现出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等。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我国研究型大学需进一步厘清培养目标及其价值取向认识,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胸怀人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价值体系和凸显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创建学系组织并逐步形成现代学系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创新。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学系已成为美国大学标识教师身份的管理工具;到19世纪20年代,以弗吉尼亚和哈佛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开启了学系组织化的初步探索;1890至1910年美国大学趋于普遍建立学系组织,学系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学系制度得以正式确立。学系在美国大学的诞生与发展是众多力量合流的结果,学系的诞生与发展延续了德国大学讲座制的专业主义精神与知识分化逻辑,为美国大学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办学质量与规模效益,为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轴心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组织架构与制度安排,产生了深远与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蔡亮 《高等教育研究》2018,(12):107-109,F0002,F0003,F0004
2018年10月13-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应强教授以及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山东省教育厅邓云锋厅长、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王小梅副秘书长到会致辞或做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代媒介文化呈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拓宽了当代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媒介文化消费和传播中暴露出诸多不良行为,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亟待提升。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批判性思维为重要抓手。推进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确立媒介素养课程目标,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经验、立足我国国情,课程目标应涵盖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媒介鉴赏、信息获取分析、创造媒介产品、信息技术运用,以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文化自信;开发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加强大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8.
关于科学教育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科学教育起步较晚,并且我国的传统文化原本就与科学缺乏亲和力,因此我国的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尚处于探索前行阶段。从学生个体发展维度、时代特征维度和科学本质维度三个维度结构综合构建正确的科学教育观,符合科学的本质特征,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树立这种科学教育观,就可能对科学教育的内容进行选择和界定,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协商治理强调学校决策的合法性必须建立在协商的基础上,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主体都有机会参与决策过程,并有平等的权利来选择议题和控制议程。它的核心内容是决策权力的分散化和去中心化,注重各利益主体的协商和沟通。协商治理不应被视为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力量的妥协,而是二者合作的有效机制。尽管目前关于协商治理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但它在短期内仍然是美国高校主流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具有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双重性质,适应性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超越性是其本体价值的体现。两者失衡于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有限的反应能力与超负荷的外部环境需求,但实质上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本质不同认识的冲突。我们应从历史性与发展性的角度把握两者关系,合理平衡高等教育的外部需求与内部反应能力,探索和提升理论的包容性,将历史、逻辑与实践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