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02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格列佛游记》卷三因其散乱的线索及繁复的指涉被视为"斯学"研究的重点文本。近年,随着"文学-科技"交叉视角的复兴,"卷三"及其科技主题亦再度被纳入批评视域。但学界某些成果在扩宽斯威夫特研究面向的同时,忽略了乔纳森·斯威夫特"反科学话语"背后复杂的政治动机及牵缠其间的私人恩怨。通过对文本指涉符号的解码,我们不难发现:隐伏反科学话语之后的"伍德币事件"和爱尔兰民族独立诉求或是"卷三"更为重要的文本结构动机;而所谓的"科技厌恶者"斯威夫特真正痛恶的是科技的滥用及其与暴政结合的非道德后果。  相似文献   
2.
从《战国策》的形成史来看,它应有其每一篇的原始作者,有作为其前身的早期结集本及结集人,然后才有了刘向的编辑整理。不过对于上述前两项,后人也是众说纷纭,已不甚了然了。本文综合学者们的各种研究,对它们作了一番清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与周邦彦的关系以及《词论》不提周邦彦的原因,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但这些研究的学术价值是相当有限的,因为李清照的《词论》是一篇本色主义宣言而非系统的词学著作,这使她可以因为随便一个小小的理由就不提周邦彦。  相似文献   
4.
5.
孙绰是东晋的重要文学家,发表了一些文论见解,它们是:触物兴情,注重文学作品外在的直观美、声音美、风格应浅净,诗、赋、颂抒发感情,艺术具有动感人心的效果, 孙绰上述文论见解既有与他人相通之处,又有自己特色,丰富了东晋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6.
若夫玉水方流,璇源圆折,俊杰应时,成臻昭代。唐室开天隆治,史家号为升平。多士挺生,乘风云之际会;才人辈出,表河岳之英灵。奋迅智能,张扬晔采,许身各用擅长,命世共趋冠绝。斯可谓群星闪耀,殆焕烂乎盛矣哉!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1045~1105),洪州分宁人。字鲁直,号山谷。擅长诗、文、词、书法。举进士,曾入仕途,政绩卓著,然以党见遭谪贬。山谷崇奉佛教,以居士而嗣黄龙祖心之法。尝游安徽潜山山谷寺,因自号山谷道人。晚年筑精舍于涪滨,修行净土之法,又号涪翁。门人于其逝世后,私谥"文节先生"。黄氏所作之诗文,广为流行于日本足利时代之五山僧人之间,予日本汉文学史之影响颇巨。黄庭坚与禅林交游频繁密切,尤与黄龙派僧人交游最多。全面讨论黄庭坚的禅林交游,非本文的篇幅所能容纳。仅就山谷禅林交游中容易为人所疏忽误解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枣庄先生是我订交二十多年的畏友,也是学苏、治苏的学术同道。他嘱我为其新《苏轼研究史》作序,我实愧不敢当;但就这部新的书内之丰富学术含蕴和书外的令人扼腕惊服的特殊意义而言,我又不能也不敢拒命。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大众传媒发展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涵 《新闻知识》2002,(4):20-22
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影响下大众传媒在投资构成、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组织机制、政策法规环境诸多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并且形形色色的变革交错融汇,彼此整合。正确把握国际大众传媒及其集团发展态势与特征,意义重大。这有利于推动我国传媒体制的进一步创新,以顺利适应与融入世界当代传媒发展的历史大潮。 虽然国际大众传媒发展状况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总的趋势及其特征还是相当明朗的。 一、大众传媒业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八十、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大多数地区,花在媒体和娱乐业…  相似文献   
10.
秦代已置乐府,是不争的事实.汉代乐府置于武帝之时,还是武帝之前,历来存在着分歧.本文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以及考古资料的发现,论证汉袭秦制,汉初同样存在隶属少府的乐府机构,武帝只是强化了汉代乐府的职能.乐府机关搜集的民间歌诗,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真情流露,对后世的社会思想及文艺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尚未彰显,故<史记>不书,而<汉书>特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