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456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1.
张晓鹏  程琳 《上海教育》2011,(17):50-52
树有年轮,人要祝寿,大学是人所创造的社会机构之最长寿者,因而其创立的日子也特别值得庆祝。校庆标志着大学的成长,是大学文化的盛宴,彰显出校方的办学理念,无论中外皆如此。以校庆为契机反思促成超越校庆因为自身活动所具有的总结性、反思性和建设性等特点,完全可以成为学校对自身的文化进行一次全盘梳理、意义建构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2.
1913年到1922年,李登辉成就了复旦办学最有成效的10年。在这l0年间,他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大学章程,作为一个大学的纲领性文件,饱含了大学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通过对这一时期复旦章程的分析,可窥探出李登辉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讲求通识的课程设置理念、讲求自治的学生管理理念、讲求社会需要的学科设置理念以及讲求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113.
发掘现代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以"人"为逻辑起点,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大学体育同样具有深厚的人文性.然而,忽视作为身体主体的"人"的教育,是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之病.发掘体育的人文内涵,丰富大学的通识教育,将大学体育纳入通识教育视野,是提高大学体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4.
在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结构中,始终离不开利益、责任、信仰这三个关键词。权力的宗旨是平衡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行使权利与承担责任是不能分开的,只强调权利而忽视责任意识,是产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要取得教职工的信任,离开了信任,任何权利都不会长久。无论古今中外,大学校长的治理战略受到阻碍除了上级决策机构不信任外,就是教职工不认同。因此,仅仅就治理结构本身来划分各自的权力并没有从治理的根本上解决权利的问题,只有把握住利益、责任、信仰,才能够实现大学治理的宏图大业。  相似文献   
115.
寻求创新的领导实践——UCEA第23届年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CEA第23届年会的关键词是"创新"。会议关注的主要话题是,创新的学校——社群多元伙伴关系、创新的领导发展课程。年会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显示出教育领导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性议题。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义务教育阶段推进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做了聚焦式的分析,从质量标准、质量类型、质量主体和质量动力等角度,对当前学校质量发展中的不同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以“谁之质量?何种质量?”问题为线索,提供了一个反思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乃至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质量问题的讨论性框架。  相似文献   
117.
质量,依然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在全球化视野下寻求提升质量的共同思路,融合、借鉴、合作将成为互利互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8.
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识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毅 《高教探索》2007,(4):76-79
本文对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识教育及其课程模块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通识教育实施与课程管理措施,指出了其通识教育实践中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9.
最近20年来,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日文称之为大学院教育)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发展。本文试图对日本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背景、状况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课题等作一个具体的考察和分析,从而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一、日本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背景与基本情况战后,日本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发展。一次是1963年前后,以确保大学师资为目的,以理工科“大学院”为主的扩招。这次发展奠定了今天以理工科院系为主体的日本研究生教育结构。另一次是80年代末以后直至现在,其背景是知识社会、国际化、全球化等社会经…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就怎样管民办院校的问题,探讨了四个方面,包括:要掌握它们发展的“度”,要实行“目标管理”,要利用“评估”的工具,以及要推进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