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187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想使每节课都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就必须注重方法,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难得的课堂教学资源。如果能将这些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地整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  相似文献   
12.
"Warming up"能让课堂活起来,实现课堂的有效化、最优化,是实施情感目标教学的主要阵地。因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不可小觑刚刚开始上课时的"Warming up"。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在授课内容、教学目的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改变。文章着重研究、探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并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解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解答某一数学习题.一题多解要求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题目的内容和所提出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题目,一方面可以起到互相检验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比较,可以发现哪种方法更简单,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下面探讨两道习题.  相似文献   
15.
“爱”在条件落后的特殊教育学校,应指“用心”做一个好老师,而不是一个保姆。  相似文献   
16.
一次公开课上,老师讲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时同学生:“同学们,当你们大学毕业后,愿意回来为家乡的建设作贡献吗?”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不愿意!”让当时讲课的老师好不尴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和原动力。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在一些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乱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课时的现象常有发生.再加上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现象,如何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低谷状态,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育对象十全十美,因而一旦发现了学生身上的毛病,便严加训斥,认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的教育起作用。结果反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心,变得消极起来。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赞赏。赞赏能够产生足够的“能量”,引起孩子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大大降低疲劳的程度,增强自信心。人人需要赞赏,赞赏是人的生命的一种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人的这种需求,因势利导,教育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好效果。为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把赞赏教育当成一种思…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学习中,“等效平衡”、化学平衡平移动时各种量的变化的判断等问题,对学生来说始终是难点,个别情况下如不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学生无法直接完成这些问题。但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如果依据化学平衡建立只与条件有关,而与过程无关的原则,转变思维方式,巧妙设计“路线”,可以使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简单办法解决复杂问题。在通过巧思妙解,攻克化学平衡难点的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分割法就是运用数学思想,通过图形、联想等辅助手段,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将完整的系统分割开来,从而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 1〕 20℃时, 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 A的质量分数是 20%,若再加入 5克 A物质或蒸发掉 32. 26克的水,都可成为饱和溶液。那么, A物质在 20℃时的溶解度是   A. 13. 4克 B. 15. 5克 C. 16. 7克 D. 18. 6克   〔解析〕根据题意可将 20%的不饱和溶液分割成两部分,即 32. 26克水和一定质量的饱和溶液,如图 1所示,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32. 26克水,横线部分表示饱和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