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卜云 《新闻世界》2014,(5):271-272
影像主体,即影像画面中的视觉主体,影像主体的构成与作品主题表达密切相关,又与其它造型艺术有所区别。它是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受制于照相机工具性的特点,受制于摄影现场性的特点,受制于影像创作主体的表达理念。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的摄影作品为例,分析这一时期的影像主体的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102.
改革开放30年来,传播媒介发展迅猛,上世纪80年代初晚报兴起,90年代中期都市报兴起,以及新的电子媒介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党报面临的现实更加严峻,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增长缓慢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认为党报作为不力,甚至有人提出党报被“边缘化”了。但纵观改革开放30年,党报获得较快发展,并在思想解放、传播理论、经营上都有相当作为。  相似文献   
103.
电视纪录片是以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视听结合语言,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的历史或者社会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如果说纪录片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那么它同时又是一种“叙事”的艺术、“结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4.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交流。而作为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典型文化——广告,自然无法摆脱全球化趋向的制约。本文着力探讨中西电视广告创意的差异,希冀中国电视广告在民族文化为本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先进广告的创意理念,实现中国民族特点和西方世界先进广告创意经验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5.
电视广告创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广告的世界,正如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的一句至理名言那样:“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广告,以其新颖的造型、色彩、动感、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或极为夸张的文字,向人们传播着各类信息,竭力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包括消费诉求心理。在审美立体化的今天,电视广告如何脱颖而出,实现其传播目标和营销目标呢?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创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6.
论新媒体时代的泛在传播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锐  金婧 《新闻界》2007,(4):27-28
本文从传播层级、传播关系、传播介质、传播主体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的泛在传播特性,探讨了新媒体在传播领域所凸现的传播价值和后现代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07.
科学求证类节目《是真的吗》结合"脱口秀"形式进行设计,契合公众对真相诉求的社会背景,开拓出科学求证节目的新天地。本文旨在分析《是真的吗》的出品背景以及策划亮点,探究该节目在主持与嘉宾设置、脱口秀主持形式、新媒体互动传播以及科学验证方面的创新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8.
《超级演说家》是我国首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在安徽卫视首播。该节目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主旨的同时也希望让观众感受到说话的魅力和重要性。区别于国内其他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将节目定位于一档"说"出来的节目。本文通过分析《超级演说家》的节目策划,找出该节目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09.
李儒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位出场名以"谋士"的人,其在董卓帐下尽力辅佐,立有大功。李儒聪明绝顶,处事果断,颇有计谋,但却助纣为虐,心狠手辣,是位有才无德的人物。李儒在帮助董卓取得权力的同时,也已埋下了失败的种子。李儒在小说中的形象,既让人佩服,又令人愤怒;既使人赞叹,又让人惋惜,可谓是五味杂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0.
王娜 《今传媒》2015,(2):91-93
纪录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客观记录方式,以遵循真实性的特征中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2013年由王冲霄执导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跨越世界不同国家,通过对近60位种茶人,采茶人,喝茶人的采访与拍摄,分别从茶的种类、历史、制作等角度呈现茶艺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从其叙事的结构与特点,审美特征与艺术传达,画面表意与揭示隐喻三个方面分析,阐述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