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14篇
综合类   12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以1996年颂布的《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为依据,对莆田学院一年级部分18-20岁女生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莆田学院18-20岁女生体质基本都在合格线以上,其中体重、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纵跳、10米×4往返跑和1分钟仰卧起坐六项成绩良好;肺活量和握力成绩偏低。分析结果可为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及莆田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福建省城乡群众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福建省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认为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存在许多不平衡现象.认为应加大立法力度、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并重、增加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多渠道融资、增加体育指导员、发展农村群众体育、开放体育场馆、开展群众体育比赛,以促进福建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对四人制软式排球比赛式教学在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中的影响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认为:(1)它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对科技含量高、简单易行而又不失安全性、健康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特点的软式排球运动产生兴趣;(2)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有良好的改善和增强效果;(3)它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以及身体健康发展有明显的促进效果;(4)将四人制软式排球赛与比赛式教学法的优点融为一体并应用于高校软式排球的教学实践中,是一种有意义的新尝试,其结果有望产生对高校推广软式排球运动和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利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闲暇体育兴起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闲暇体育的内涵及目标进行了论述,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我国闲暇体育兴起的环境和条件,提出了促进闲暇体育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排强攻实力分析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于2006年11月份结束,中国女排仅获得第五名。针对中国女排相遇的主要场次,对双方强攻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比赛的强、快攻的比例上,指出了当前强攻在比赛中的权重,揭示了中国女排在强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世界女排向大型化发展的趋:绔,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海峡两岸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社会体育团体、场地设施、体育经费、体育锻炼情况、体育活动内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海峡两岸社区体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武炜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1):57-59
以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田径项目的150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问卷)为测试工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因素得分略高于男运动员;(2)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年限越长竞赛焦虑状态各因素得分越高;(3)不同专项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中学体育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现实因素的影响,在中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建议性的解决方案.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2006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剖析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就业状况途径的意见,其目的是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对闲暇时代的来临及闲暇教育对教育的挑战进行论述,阐明了闲暇教育进入学校体育的价值,并提出以渗透为主要方式的闲暇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