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庾信于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出使西魏,后梁灭亡,被迫仕周,历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等职。宣政元年,古洛州改为商州,庾信该年正好回长安任司宗中大夫,故而有人认为庾信是洛州最后一任刺史。在理顺庾信仕北后期任职顺序的前提下,发现庾信离任后,萧圆肃于宣政元年曾担任过洛州刺史,进而得出庾信并非为洛州最后一任刺史。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推进我国英语教学心理学学科发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2年以来21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150篇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发现,2007年以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研究领域集中在英语教学法、心理学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研究力量正在高校形成但队伍比较分散。最后,提出了英语教学心理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3.
采用访谈法及观察法,对英汉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回民街英语进行田野调查,重点对其语言特征及文化特色加以描述,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码转换及讨价还价的文化特色。通过与中国洋泾浜英语的比较,揭示回民街英语的本质特征。研究认为,回民街英语作为受惠语,其词汇主要源于施惠语-英语,语音及语法特征则以其母语-汉语为载体,其实质是一种新式的中国洋泾浜英语。  相似文献   
94.
马琰  王峰 《商洛学院学报》2014,(5):46-49,60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英、汉诗歌作为两种文化的产物,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出现不和谐现象。从文学翻译的"和谐说"视角探讨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指出其汉诗英译实践中的和谐和偶尔的不和谐现象,并强调应当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更好地顺应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95.
组织机构名称的英译是城市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准确、规范的翻译对更好服务来华外籍人士,推进城市经济以及旅游业发展都至关重要。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机构名称不尽相同。"语用等效"原则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环境,不拘泥于原文与译文形式上的机械对应,灵活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和原文尽可能相同的表达效果。因此,根据"语用等效"理论,组织机构名称的英译可以采取借译、仿译、创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最佳语际效果。  相似文献   
96.
西方主流媒体在传播新闻的同时,也传播着西方的意识形态。特定的意识形态通过新闻语篇的语言结构隐合在语言外衣之下。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篇分析离不开社会文化语境,其及物性分析成为新闻语篇意识形态分析的有力工具。路透社关于西藏报道的及物性分析表明,表面客观的语言结构下隐含了西方媒体抨击中国政治制度、宗教政策、人权状况,企图诋毁中国、分裂中国的意识形态倾向,清楚地表明了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本质。  相似文献   
97.
郑樵《通志·艺文略》(以下简称《艺文略》)可以说是四部分法之外一部具有较为典型的图书目录。郑樵将自己的目录学理论汇编成《通志·校雠略》,并在《艺文略》中一一的实践,而这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在郑樵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继承前人经验方面突出的体现在著录项目、著录方法和类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郭沫若早期小说的分析,发现作者流露出浓郁的“怨恨者心态”。结合时代大背景,探讨其小说主人公产生怨恨的原因,揭示“怨恨者心态”在小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9.
底层民众是杨逵小说叙述的重点,以1942年杨逵复出后发表小说为界,他小说中的底层民众形象出现了嬗变,1942年之前是被苦难残噬,被同情与待拯救的无知、无助者,此后则变为被仰赞的勤劳、勇毅者。1942年之前的底层民众形象是杨逵表达人道情感和进行社会批判的工具,折射出他早期作为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精英意识;1942年以后理想化的底层民众形象则是他表达庶民价值认同的载体,体现了他对劳动及劳动者价值的肯定,寄寓他的劳动美学想象。  相似文献   
100.
马英群 《文教资料》2014,(12):154-155
新世纪以来,社会和时代不断变化,我国高校面临诸多办学困境,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虽然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老师在职培养的问题、文艺学课程群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制约文艺学课程群的发展。文章对这几个问题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