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42篇
科学研究   1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对人才流动问题有许多精碎的论述,他指出,人才要合理流动,在国际领域里,实施人才引进和输送,在国内,允许和鼓励人才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等等。  相似文献   
22.
探寻我国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特征和规律,对于制定我国基础研究类科技 人才发现、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环境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该领 域基础研究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机构流动和国别流动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进一步对不同动机产生的 人才流动所对应的年龄分布进行探讨,为我国基础研究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3.
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其中,人才流动对于开发式创新的实现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人才流动的区域环境、组织环境和个人因素的3个层次11个因素进行结构化分析,将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划分为5个层次,其中,产业集群、城市环境是宏观因素,收入水平、供求关系、工作满意度与流动意愿、企业文化是直接因素,工作本身、个人价值观、人才统计特征对于人才流动也起到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4.
跳槽新概念     
最近,一则有关南方一家企业对员工跳槽做法的报道很是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家企业不仅赞成员工跳槽,而且还制定了鼓励员工跳槽的政策:员工跳槽去其他企业,本企业一律放行;如果员工到别的企业后得到升职,则本企业根据员工到其他企业升职的情况,在办理离职手续时,一次性给予一定奖励。该企业之所以这样做,他们认为,如果有企业想从本企业挖走人才,说明对方认可本企业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就认同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果本企业员工跳槽到其他企业升了职,则会扩大本企业在同行中的影响;同时,员工跳槽到其他企业后,也增加了企业间相互联系、信息…  相似文献   
25.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高校涉密人才竞争和流动不可避免地频繁和活跃起来。涉密人才流动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失泄密和窃密事件的发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促使普通高校人才流动走向合理、合法,将能进一步发挥人才流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是人才流动的过程.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目标不明确、就业取向区域过于集中、就业取向单位趋同和就业工作价值观未及时转变等问题,从人才流动理论的视角阐释这些问题,为探寻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新闻前哨》2005,(6):75-7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以甲骨文闻名全国的河南安阳市,近日向全国招聘安阳日报社总编辑。此次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开招聘,打破了身份“壁垒”,畅通了人  相似文献   
29.
报业人才流动的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江 《青年记者》2002,(10):33-3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才资源配置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的发展,我国报业近些年来能够快速发展,也得益于人才流动的整体宽松环境。但就整体而言报业人才的流动还很不规范,基本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就局部或某家报社而言则更不平衡,一些报社经常要面对人才出多进少、进新手走骨干的尴尬困境。人才流动恰如一柄“双刃剑”,人才引进的利与人才流失的弊同时在左右着报业人才队伍发展的轨迹。如何趋利避害规范报业人才的流动?如何避免或减少报业人才流失及其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