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62篇
科学研究   7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80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目前以"二元论"作为通说,由于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把诉权视为审判权的产物、无视当事人的主体地位等,造成一些侵犯当事人诉权的现象.这需要从理论上对诉权做出准确定性,建立起诉权人权化的思想,真正重视当事人及其诉权,从而实现从法官公正到法律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22.
紧急状态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十届人大在宪法修正案中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为紧急状态立法奠定了宪法基础。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包括传染病、火灾等灾害在内的紧急状态也有一些比较零散的规定,但是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我们应当制定一部《紧急状态法》作为紧急状态法律体系的核心,并将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形成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紧急状态法》为核心,其它法律、法规予以配合、补充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在紧急状态的立法中,要参照有关国际条约和公约的规定,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3.
强制辩护制度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有重要意义,在人权保障的大背景下,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应当构建全面的强制辩护制度,即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没有辩护人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辩护,则刑事诉讼程序不能继续进行。这种强制是对公检法机关、对政府、对律师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是人权保障必然的价值选择,也是重新确立律师应有的社会地位.改善律师生存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24.
行政行为在证据法上的问题,主要是其在诉讼中能否被采纳为证据及其证据的价值问题,也就是它作为证据的可接受性与证据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中外人权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性地介绍了西方和中国关于人权的概念、内涵、内容的产生及发展 ,并对中西人权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中国对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6.
我国现阶段侦查构造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既不符合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又与审判构造和诸多诉讼原则相冲突。应当通过引入中立司法审查和加强犯罪疑人权利的方法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27.
允许证人不对其近亲属的罪行作证的规则,自古以来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现在却无类似规则。赋予具有近亲属身份证人拒绝作证权,有利于增进人们互爱互信、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正义、平衡利益冲突、使刑事诉讼顺应人伦常理。因此,为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确立近亲拒绝作证刑事规则。  相似文献   
28.
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是人权概念的核心内容。生存权是享受其它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权是保证人们享有权利不断广泛的基本条件。生存权和发展权是被压迫民族、被压迫阶级渴望摆脱贫困和落后及奴役的集中表现。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斗争,给人权理论和实践注入了新鲜内容,使生存权的内涵有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第四次成功修宪无疑为其他普通法律的完善做出了表率,尤其是亟待修改的与宪法密切联系的刑事诉讼法.结合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两者的关系,阐述了第四次修宪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所提供的宪法依据,以促进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启动.  相似文献   
30.
论人性化执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性化执法以人为主体和目的,以人权和人道为基本原则.将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惩罚功能结合起来,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人性化执法的全面实施.既依赖于完善的人性化立法,又依赖于执法之“刚柔相济”,还依赖于明的执法理念。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