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44篇
科学研究   7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由于具有价廉、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在有机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十年来,P型半导体氧化亚铜以其无毒、价廉、太阳光响应及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光催化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湿法制备氧化亚铜方法以及改性技术,同时介绍了氧化亚铜在光催化氧化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分解水制备氢气两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氧化亚铜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2.
TiO2/ACF光催化净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光催化氧化技术研究现状。针对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甲醛的具体情况,采用涂覆法制备出TiO2和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并在实验中用于对低浓度甲醛的净化处理,进一步验证了光催化是一种具有应用前途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23.
以钛酸丁酯、四丁基氢氧化铵、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C—Ce—TiO2光催化剂,经XRD、UV—Vis—DRS表征,在9W日光灯照射下光催化降解农药。结果表明:随着碳掺杂量的增加,微晶粒径减小、禁带能隙降低、对农药的光催化活性增大。  相似文献   
2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胺为模板剂,钛酸正四丁酯为钛前驱体,草酸铌为铌的前驱体,用溶胶一凝胶手段,将铌元素引入到介孔二氧化钛体系中,制备出了介孔NbzO5Ti02复合氧化物。采用XRD、IR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光催化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少量铌能进入TiO2骨架,样品保持介孔结构,当铌量进一步增加时,介孔结构遭到破坏;铌的掺杂并不能使介孔TiO2分子筛的光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25.
以Na2WO4·2H2O和HCl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WO3,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漫反射(uV—Vis)、电子能量分散谱(EDS)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Na2SO4作为添加剂时水热合成的产物皆为六方相三氧化钨纳米线,其粗细和长短略有差异,不同浓度的Na2SO4对产品晶型和形貌无影响,但影响其晶粒尺寸,其中0.125MNa2SO4所得六方相WO3纳米线的尺寸最小,平均直径约为5nm,长度约为1um,并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420nm)照射150min罗丹明B溶液后的降解率达96.01%。  相似文献   
26.
本文将反胶束法制备的CdS晶体键合在经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MPTMS)修饰的P25粒子的表面.产物P25-MPTMS-CdS复合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和粒子形貌分别用漫反射光谱仪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同时也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实验,发现P25-MPTMS-CdS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区域都具备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经过18 h的可见光照后(λ>400nm),紫外-可见光谱表明,P25-MPTMS-CdS粒子具备较好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28.
用TiO2光催化氧化将巢湖水体中各种化合物含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后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同时研究了各种光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氮的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00-0.35mg/L,检出限为2.55×10-3mg/L.  相似文献   
29.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污染治理新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光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技术机理和光催化氧化的技术优点,并讨论了光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dsorption of diethyl phthalate (DEP,an environmental hormone) on the surface of nanoscale TiO_2, effects of pH value of solutions,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DEP and additive surfactant o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nd dynamics of DEP. Under ultra violet illumin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P and surfactants including DBS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CTAB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and OP-10 (nonylphen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was exploi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gradation speed calculated by the data of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UV-Vis spectra, respectively.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DEP followed pseudo first-order reaction kinetics. DEP as substrate degraded fast when its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130 mg/L. TiO_2 had certain adsorption ability of DEP. TiO_2 could adsorb the most DEP at the approximately neutral pH of 6.91. Degradation of DEP was not affected obviously by additives OP-10 and DBS. Degradation rate of DEP was not enhanced greatly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but degradation of DBS was sped up. Degradation rate of DEP was depressed in the presence of additive CTAB. The more CTAB was added, the less DEP was degraded. Degradation rate of CTAB became slow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TAB concentration. The possible adsorption models among TiO_2, DEP and surfactants we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