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有利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有利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利于缩小高中教育的城乡差异,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满足农村学生与家长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利于更多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2.
行为修正激励论利用正强化、负强化、消退以及惩罚这些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手段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公平理论认为分配的不公平会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运用行为修正激励过程中就会存在10种公平与不公平现象,它们对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对公平概念、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及其在全民健身服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描述、评解,为人们理解、评价全民健身服务公平提供了理论基础。联系我国现阶段国情,以公平理论为研究视角,以科学的公平观为演绎前提,初步探究了全民健身服务公平内涵、特征及遵循原则。  相似文献   
24.
整理教育公平理论中几个容易混淆与模糊的概念、透视它们的要义、辨明它们的异同,以及分析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评价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理论基础。如何厘定教育公平理论的内涵、把握其概念的外延、明确其基本特征,完成对教育公平理论的本源梳理及超越,是我们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所系。  相似文献   
25.
公平理论是一种研究工资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以及对职工生产积极性产生影响的理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他人的报酬与自己的横向对比,从而产生公平感或不公平感。运用公平理论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尊重教职工价值的分配机制,形成有助于形成群体内聚力和责任感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26.
服务补救对企业来说,尤其是在网络购物情境下,除了能够消除顾客的不满意之外,更是一次扭转顾客印象并藉由服务补救来进一步提升顾客忠诚度的弥珍机会。本文以组织行为学的公平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网络购物过程中的服务补救策略及其后续行为表现即再购意愿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服务补救满意度在研究模型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7.
汪耀敏 《成人教育》2013,(11):92-93
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信誉,促进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笔者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运用激励理论,结合成人学生心理现状管理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管理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28.
孙凯  鞠晓峰 《科技与管理》2008,10(3):110-112
针对我国高校对参与技术转移的人才激励不足的问题,基于激励理论中的三种需要理论和公平理论,分析了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人才激励方式,得出了对我国高校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就公平理论在高校职工管理中的具体运行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0.
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员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并趋向于成为雇主的合作伙伴。因此应建立一种全新的雇佣关系,不仅要关注员工包括公平感在内的更高层次需要,而且要更多地吸收员工参与管理。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应重视通过沟通协调公司目标与员工目标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