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17049篇
科学研究   68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97篇
综合类   606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550篇
  2024年   431篇
  2023年   1659篇
  2022年   1196篇
  2021年   1091篇
  2020年   884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1459篇
  2013年   1223篇
  2012年   1178篇
  2011年   1217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982篇
  2008年   1128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宋伟 《中学教学参考》2011,(18):104-104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马加爵事件"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教万教教学生学做真人。"试想连人都做不好,还能做好事吗?教学生做学问,得首先教学生学会做人。特别是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呢?  相似文献   
982.
高校半军事化管理工作对教育工作的正面作用与负面效应同时存在,为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应将学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到新的高度,与半军事化管理方式科学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将个性自由发展与成才作为教育工作最鲜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3.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教育部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当前形势下教育这一关键转型期,学校究竟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康庄中心小学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4.
育人工作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作为高校教职工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行政人员,也理应成为这一使命的担当者和践行者.本文在对当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育人意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育人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5.
结合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要求,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更加着眼于积极取向的育人视角,采取积极取向的教育手段与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潜力与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正能量,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三个层面的具体内涵,围绕高校育人的具体工作实际,借鉴以往的育人经验,提出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育人新模式。该模式包括:家庭—学校—班级—寝室多维积极组织系统的建设;以情商教育为途径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以动机激发和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积极行为习惯培养;以自信为核心的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通过该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全方位、系统性地完成对大学生的培育。  相似文献   
986.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高校青年教师人格魅力成长问题的思考:首先,通过对高校社会责任的分析强调了高校青年教师人格魅力成长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现代高校青年教师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分析,给出了高校青年教师"精心教书,潜心育人;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人格魅力成长的必要性。最后,总结和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人格魅力成长之"爱"、"德"、"志"、"学"、"识"、"品"要素,呼应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主题。  相似文献   
987.
高等教育大力推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模式,大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从专业定位、知识架构、能力培养及人文素质几个层面上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88.
大学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专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而文化教育则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育人的功能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规范、熏陶和激励等方面。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如现今很多大学的办学逐渐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行政化管理严重,片面的注重专业性教学,忽视了文化教育,致使文化教育陷入了瓶颈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改变目前的现状,注重文化教育,重塑大学精神,创新育人载体。  相似文献   
989.
我校为了实现"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自信"的培养目标,开展了"快乐3X"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目的是让学生在德育校本课程中共同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培养具有爱心、信心、恒心的合格人才。其中,"3X"代表爱心、信心和恒心,旨在培养爱国守纪、胸怀大志、友爱互助、感恩向善的学生,培养热爱生命、自立自信、勇于挑战、追求成功的学生,培养心态乐观、勇担责任、意志坚强、自我约束的学生。一、抓实课堂主阵地,落实课程教育的主阵地始终是课堂。我们将"快乐3X"校本课程按照编写序列形成1~5册校本教材,分发给全  相似文献   
990.
贾彦琪  汪明 《现代教学》2015,(Z2):55-60
学科德育是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道德引导的德育方式,与专门德育课程不同,具有"学科"和"德育"的双重属性,且在德育主体、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和德育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区别于专门德育课程的个性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为学科德育弥补专门德育知识化、灌输化的缺陷提供了可能。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学科德育面临着自我迷失的危险,或忽视了自身的德育职能,或与专门德育趋向一致,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师素质等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