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109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10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主要基于语料探讨"者"的语篇衔接作用。通过对收集到的"者"及其译文语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者"是一个概括词而非名词性替代词,在谋篇机制中起概括的衔接作用。Halliday&Hasan在《英语的衔接》(2001)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语篇衔接分析模式的理论框架为本文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张恒 《华章》2011,(3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一个重要概念,体现词汇和语法之间的转换.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的主要实现手段,反映人们对经验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存在一个概念重构过程以此来理解输入的语言信息.本文以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力图探讨名词化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在语言输入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关中地区方言口语的角度出发,对"人称代词/名词+‘一’+动词/动态词"这一句式结构的实例进行阐述和说明。不仅从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而且与相似结构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展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和多样性,为以后此类方言语法结构的再次研究作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74.
在本学期的第七单元,我们学习了how much的用法,但有些同学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会把它与how many混淆,希望本文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1.询问数量,含义是"多少",后面跟不可数名词。例如:  相似文献   
75.
蒋栋梁 《语文天地》2011,(12):26-27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在文言文众多的词类活用中,名词活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6.
蒋栋梁 《语文天地》2011,(23):26-27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在文言文众多的词类活用中,名词活用尤为突出。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  相似文献   
77.
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对英语中动词有着诸多争议,因此有必要换个视角对其进行作进一步的探讨。现以宋国明的研究为基础,尝试利用约束理论、题元准则和格理论等已有概念来解释中动句中的NP移位,并通过例子证明中动词带内外双主目的观点能在生成语法框架内得到很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8.
英语无灵名词主语句是英语常见的正式书面表达方式之一。中国学生对英语思维角度缺乏了解,因此在理解、翻译或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拟从思维角度理论来探讨英语无灵名词主语句形成的原因和无灵名词的类别,并提出该类主语句的学习原则。  相似文献   
79.
在晋方言的入声字中,“圪”字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字。它作为词头在晋语词汇的构词中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圪”在晋语中有个特殊的用法,它常常作为虚词用于名词、动词、量词和形容词前表示“小”和“稍微”的意思。文章试图通过对“圪”头“小”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描写和研究,从而深入探求“圪”的语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80.
肖小斌 《高中生》2011,(36):30-31
一、考查when,where,why的基本用法考点说明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定语从句时,分别表示时间、地点和原因。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时间名词后就一定用关系副词when,在地点名词后就一定用关系副词where,在表示原因的名词后就一定用关系副词why引导定语从句,关键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