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2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教育   27570篇
科学研究   1983篇
各国文化   173篇
体育   805篇
综合类   1221篇
文化理论   207篇
信息传播   210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728篇
  2014年   1997篇
  2013年   1792篇
  2012年   2306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156篇
  2009年   2196篇
  2008年   2834篇
  2007年   2310篇
  2006年   1745篇
  2005年   1787篇
  2004年   1649篇
  2003年   1655篇
  2002年   1561篇
  2001年   1205篇
  2000年   1067篇
  1999年   409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对实现我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中国体育在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这件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总结和分析中国冬季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论证了攀登奥运顶峰阶段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分析了体育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研究竞技体育的规律,学会辩证思维方法,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入手 ,说明庖丁解牛是教育技术 ;第二部分详细阐释了庖丁解牛与教育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教育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构建教育技术哲学的框架体系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观点和结论,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它所展示的科学内容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宝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辨析中国体育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3,24(2):1-4,48
有一种关一吉国体育性质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体育应当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其中产业性是体育的经济属性,社会主义是政治属性,公益性是文化属性。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5.
指出《七略》目录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形式和内涵双重层面上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观是汉代哲学整体思维的产物,它模铸了后世“依刘向故事”的所有中国古代目录学,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目录学取向。并在和西方原子分析型目录体系的比较中,讨论了其优劣。  相似文献   
16.
邢宁 《津图学刊》2003,(5):39-41
文章通过辨析标引概念,比较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多个文献情报理论的基本问题,试图从理论本质和实践意义上澄清、说明标引理论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7.
18.
全球化视角下的西方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起源以及其演进历程的探讨,试图找寻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所在,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哲学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哲学学科作用的介绍及社会柞型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分析,提出我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着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