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教育   2066篇
科学研究   1303篇
体育   277篇
综合类   27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16,28(1):101-101
针对学术期刊数字化程度与影响力提升的效应问题,重点对江苏省17种中文地学类期刊的网络化建设及应用程度做了调研和量化分析,并将其数据与统计期刊近5年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做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被统计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的上升趋势,与评价期刊数字化应用程度高低的得分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期刊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微信运用,有可能对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它是以生活为本的、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新课程的基础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期使他们得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经历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本课程的类型是:综合课。综合的目的是:开拓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材是它能成为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新课程要求教师能与学生共同建构课堂生活,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63.
给出了非减次矩阵的概念及其在相似变换下的标准形,研究了非减次矩阵的一些性质和应用.  相似文献   
64.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以"三化"措施探索出校园建设的新路径,一是传统文化的物化,二是传统文化的活化,三是传统文化的内化。将文化镶嵌在学校的一砖一瓦中,依主题设计成不同的连廊。同时,在课程中渗透文化因子,建设"武韵中华""墨香中华"等课程,并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选取了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融入各种活动,更好地发挥了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5.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综合评价医学科技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两年作为统计时限太短,统计源覆盖面有限,期刊及刊载论文的类别差异造成的不可比性,以及统计时易产生漏引、错引、自引等问题,在评价论文时容易将高影响因子期刊与高影响力论文混淆。探讨评价医学科技期刊时应从相关专业、方法学、编辑学、引文统计、独立机构的收录或评审及其他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6.
借助求导法则,积分因子法,双变换法等,论证了若干Lagrange-D′Alembert(拉格朗日-达朗贝尔)型向微分方程的可积性,并提供了参数式通解的表达式,获得的结论是文中所列参考文献相应结果的拓广。  相似文献   
67.
给出对称的完全二部多重有向图λ K*m,n存在→Ck-因子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1)k≡0(nod2),k≥4;(2)2m=2n ≡0(modk).  相似文献   
68.
文章应用泛函分析理论,构造了随机向量希尔伯特空间,在一定的理论准备下,论证了马科维茨组合选择理论中"有效前沿"的存在.  相似文献   
69.
利用微分方程的通积分及其积分因子去研究和解决某些初等函数中的公式推导问题的探讨,这是利用高等教学知识研究和解决有关初等数学中的问题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70.
缺乏信任被认为是电子商务潜能充分发挥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国外信任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网上信任研究的拓扑结构,并分别阐述了这一模型中信任前因、信任表现因子及信任结果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