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壳聚糖涂膜黄瓜保鲜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壳聚糖作保鲜剂,配成浓度为0.5%、1.0%、1.5%、2.0%的溶液分别对黄瓜进行30秒和60秒涂膜处理,室温下袋装贮藏,研究壳聚糖涂膜黄瓜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0%的壳聚糖涂膜黄瓜60秒保鲜效果较好,室温下贮藏可延长黄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2.
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动力学规律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介绍了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研究进展,通过比较各种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指出目前脱乙酰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壳聚糖膜为载体,5-二甲氨基萘磺酰氯(DNS-CI)为标记物,制备并表征了一种功能膜,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功能膜制法。  相似文献   
104.
壳聚糖载药微胶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给药系统中,微粒(微球与微胶囊)工程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控制释放系统而言,重要的是载体材料及制作方法的选择,新材料的开发及新方法的引入必将为给药系统带来新的飞跃,本介绍了高分子微胶囊药物的制备技术和应用,综述了壳聚糖载药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以成球性、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工艺处方。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白藜芦醇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1∶1,羧甲基壳聚糖浓度3.5%,溶液p H 7,司盘-80用量6%,固化剂用量为1m L。优化处方制备的微球近似呈球形,表面较光滑,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22.7%和45.4%,微球粒径在10~100μm范围内。结论 :该处方制备出的微球具有较好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以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原料,对其进行季氨化反应合成3种不同分子量的三甲基壳聚糖,用红外光谱对三甲基壳聚糖进行定性检测,并测定其水溶性.水溶性顺序用分子量表示为70万>4万>10万.以分子量为70万的三甲基壳聚糖作为载体材料,三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以成球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得到制备纳米粒的最优处方:三甲基壳聚糖浓度为0.4 mg/m L,三聚磷酸钠浓度为0.2 mg/m L,两者的加入体积比为3∶2.  相似文献   
107.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定规格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明显提高萌发种子胚乳和幼苗中GA3、IAA含量,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理调节功能。壳聚糖浓度对内源激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生长特性等影响浓度效应明显,其最佳作用范围为2-4g/L。  相似文献   
108.
壳聚糖涂膜对富川脐橙的保鲜机理与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对富川脐橙的保鲜效果和保鲜机理.结果表明:3%壳聚糖浓度涂膜可明显延缓富川脐橙酸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的降低,延长贮藏寿命.由于壳聚糖分子中基团的作用,有效抑制致病菌入侵;膜的特性及其对果实酶的诱导作用,抑制了脐橙呼吸强度,提高SOD活性,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109.
新型快速止血材料的止血评价与止血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治疗、医院对病人的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止血、特别是战争中受伤战士的救护中,患者局部有效的快速止血非常重要。尽早的控制出血成为降低患者死亡的最佳策略。该文针对常用止血材料在使用中的局限性,详细分析了快速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和止血机制,并展望了止血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0.
壳聚糖(Chitosan,CTS)和香草醛(vanillin)为原料,合成了香草醛改性壳聚糖(V-CTS)席夫碱,对原料和产物的抑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产物对各种细菌的抑菌性均强于原料。且V-CTS对枯草芽孢杆菌有强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等抑制作用,CT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弱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中等抑制作用,香草醛对三种细菌均是弱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