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唐传奇中的女侠个性自由,落拓不羁,深受佛道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功成身退的侠义思想,结局多为归隐或出家。  相似文献   
22.
"鉴湖女侠"秋瑾生前曾有遗愿:"埋骨西泠,与岳武穆相邻。"然而残暴清廷竟容不下三尺孤坟,短短七年里,灵柩辗转于绍兴、杭州、湘潭,迁移了七次,直至辛亥革命胜利,民国建立,终于遂了"埋骨西泠"的遗愿。不料新中国建立后,又遭遇四度搬迁。  相似文献   
23.
唐代是女性得到解放的时代,又是崇侠尚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女侠作为全新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也为唐传奇提供了全新的文学形象。探讨唐代女侠与唐传奇塑造之女侠特点,并对其进行人文观照,以便全面认识那个时代女侠的面貌,同时窥探中晚唐时代文化背景下小说创作者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24.
从先秦到六朝,武侠文学多是男性豪侠的舞台,到了唐代,受胡族风俗影响,加之战争频繁、商业发达、佛道盛行,及蓄妓、狎妓之风流行,女性得以走出家庭,学习技艺,走向广阔的世俗生活,成为活跃在唐传奇中的女侠,拓展了武侠文学的题材,丰富了武侠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5.
唐代是武侠小说的胚胎时期,唐人小说中女侠形象处于侠文学的初次建构时期。受盛唐雄肆宏放的文化气氛的影响,唐女侠形象体现出鲜明的刚性的审美追求,呈现出阳刚犷悍的艺术韵味。首先,在形象描写方面,唐人注重有别于男性侠客的女性特质描写,但女侠的性别特征仍是男性化的。其次,借助宗教幻术对女侠的武技进行了全面拔高和增色,标志着豪侠小说进入了幻设创造的新时期,唐女侠形象完成了由抒情时代以诗歌史传为主要载体的悲剧色彩的古豪侠向叙事时代以小说为主要载体的喜剧色彩的新武侠的转型。最后,唐女侠是未经充分道德化、个性张扬的自由之侠,有着亦正亦邪的道德观,但随着礼教的强化,女侠也被纳入封建礼教的妇德闺范。  相似文献   
26.
清末民初,湖南湘潭出了一位女侠,叫彭酉娘。她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人品高尚,专门扶弱扬善,惩处那些土豪劣绅、地痞流氓,为普通老百姓扬眉出气。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尊称她是"彭仙姑"。其实,彭酉娘的这种惩恶扬善的品质,是从小就形成的。  相似文献   
27.
林华胜 《考试周刊》2010,(28):17-18
唐传奇是侠义小说的发展里程碑,明话本、拟话本又把这一题材发展到白话是深入发展的关键.清在文言文与白话两方面使侠义注说走向成熟。本文选取唐、明、清女侠类小说三篇关于侠女的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探导其发展进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8.
女侠作为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中的特殊群体,在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清代徐珂在众多的作品中,以较完整的情节、通俗流畅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女侠形象,为丰富中国女侠的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9.
唐北朝及唐代的民族融合主要是在北方进行的,唐传奇中的女侠也以北部中国作为主要活动舞台,这些侠女形象深受唐代民族融合的影响,体现出善于交往而少有忌讳;婚姻自由、聚散自由;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30.
在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女侠一方面继承了唐女侠"侠"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尽量弥补唐女侠"女性"特征之不足,突出女侠作为女性在容颜、情感、女工、女才等方面的特征,使女侠与男侠真正区别开来,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回归性别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