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272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7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韩剧以女性视角为主并不是它的缺点,反而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表现。虽然中国社会推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很多年,虽然强国战略在鼓励文化的繁荣发展,但是我们的文化审美中过分追求“阳刚美”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对“阴柔美”则缺乏充分的审美肯定。中国社会对“阴柔美”的鄙视与漠视正是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的显现。所以,对韩剧的批评,关键不在韩剧本身,而在于需要放平我们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2.
成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广受争议。小说背景处于未来的一场核战争,记录了荒岛上男孩的生存。就此小说,除了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辩论,批评家们还从多个角度对其主题意义以及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但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了戈尔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这部小说作者谴责了西方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小说中女性的缺席,却正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抨击当时社会上蔓延的"父权制",并进一步为读者展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83.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创作中存在一条潜在的"反奥德赛"线索:有的作品是对《奥德赛》故事的"显性"的颠覆;有的作品是从思想内容上对《奥德赛》的倾向性主题进行"隐性"的颠覆和批判。这条线索的形成是阿特伍德对前人创作的"创造性误读"的结果,也与她受弗莱原型批评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4.
《白日焰火》讲述了一个由一起碎尸案引发的三人爱情救赎的故事。影片中桂纶镁饰演的吴志贞成为三位不同身份男性的爱恋对象,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白日焰火》中在男性权力结构下的女性形象,以及三位不同的男性形象对女性的压制,进而揭示女性在男性霸权社会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85.
何继玲 《考试周刊》2011,(39):27-28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的一部自传性小说。小说中的几个特殊意象是诸多评论家所研究的对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理解这些意象,发现小说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反映并表达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处境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  相似文献   
86.
《新闻界》2019,(3):51-61
通过社交媒体的力量,"MeToo"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女性的赋权。但这场运动在行动过程中的话语表达容易陷入早期女权运动的二元对立。从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来看,"MeToo"运动作为一种实践运动,除了要解决性侵和性压迫问题,还要警惕这种激进女权运动被其他意识形态收编利用。在社交媒体的流量逻辑刺激下,男权主义和消费主义会对女性主义进行殖民化,加深普通女性群体对女权认识的本质主义,伪女权主义意识也会进一步强化"MeToo"运动中一般女性的"非此即彼"思维。"MeToo"运动要反思这种本质主义的他者化,使这场运动真正推动社会公平与女性民主化,在社交媒体的公共领域中寻找价值共存与社会共识的"中间领域",通过理性与情感共同推动保护女性的制度化进程。  相似文献   
87.
黄艳 《考试周刊》2011,(29):28-29
以《苏菲》走进文学大门的白薇,她的创作带有自传性色彩,她的作品涉及到出走、女性情谊、母女关系、爱情等女性主题。基于对自身命运的切身感受和性别认同,她对女性和女性生存状态表现出特别关注,她的作品在同时代作品中不算特别出众,但却真实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  相似文献   
88.
本文旨在梳理伍尔夫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中貌似混乱的意识流,从而透视作者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作者的反战思想、不可知论、创作上的除旧创新和女性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89.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关系密切,其批判性和开放性为反中心、关注边缘的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阅读的、修辞学的、边缘研究的理论资源。女性主义批评实质是对传统男性中心的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误读"。新历史主义以文本论对抗真实论、以修辞论反对模仿说、以解构论反对客观论、以新历史代替旧历史,都有解构主义修辞性误读理论的痕迹。同时,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中的"他者"观念对后殖民主义文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元认知是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翻译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其过程也要受到元认知心理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女性主义译者在这种心理作用下,通过语际之间的转换,实现对原文的重写,体现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主张,并从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标准的重写和翻译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充分体现她们在翻译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