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9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工程师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对工程实践及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需要进行沟通与协调,当前全球经济合作和新媒介的出现对工程师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著名工科高校都把沟通能力课程纳入工科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实践证明沟通能力课程能够促进工科学生专业成长。美国高校沟通能力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在通识课程中开设沟通能力课程和在专业课程中开设沟通强化课程。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势与局限,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可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面对2l世纪现代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工科院校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无法适应企业需求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董蓓  黄坚  白瑜 《科教文汇》2014,(7):201-202
采用自编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问卷对356名高职工科学生开展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高职工科学生对恋爱有较大需求,希望大学能谈恋爱;大部分学生的恋爱动机比较积极,在择偶方面比较看重的是人品修养和志趣相投;男生的性观念相比女生更加开放。高职院校应加强恋爱心理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4.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成败的重要标志。而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号门人才的仟务,必须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这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口标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目前部分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采取消极参与态度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多种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这些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验、课外活动、创新学分、创新实习等。  相似文献   
16.
面对2l世纪现代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工科院校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无法适应企业需求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些高师院校正在整合教学资源,在理科院系探索开设工科专业的可行性。如何才能发挥高师院校的优势,为工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学生的自我培养和学校的教育方式调整两方面,分别结合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科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工科实验室的特点和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了工科实验室建设应从实验机理分析角度出发,明确工科实验思路,合理整合资源,构建校园内外共享平台,完善工科学生专业实验.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职院校工科学生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工科学生教育周期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全程培养计划,通过实际探索总结出提高高职类院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建立严密的素质教育培养及效果评估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高校招生都是计算机远程录取,由省招生主管部门按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确定的分数线投档,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审档下载。这种严格的规范化、高度的程序化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考生的利益。所以,考生、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才能无憾无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