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
《高等教育哲学》是约翰·S·布鲁贝克的重要著作,由于它形成了相当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而成为西方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的经典。鉴于我国正步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以此来审视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以期获得借鉴与启示就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2.
自从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提出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后,该哲学基础一直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之一。从方法论、认识论及本体论三方面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把"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的来源,以"生命论"来应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对于了解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分析布鲁贝克关于学术自治的必要性和内涵,以及学术自治观的实施方式和其限度,以及学术自治和集体谈判,学术自治和学生参与的关系,对高等教育哲学进行了解读.通过对学术自治的解读,联系我国大学学术自治的现实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希望能给我国的学术自治问题提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24.
大学是人类最最杰出的伟大创造之一。她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机构。从布鲁贝克援引哈佛大学一位校长的话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但这种创造与同样杰出的金字塔、万里长城以及人类文明的许多其它伟大创造不同,它既具有自在性,又具有自为性,与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方方面面相关联。这是我们思索科学发展观的起点。  相似文献   
25.
运用布鲁贝克的“个人自治”观剖析马加爵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其犯罪的本质原因在于他个人丧失自治,没有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管好自己的人。考生加强自治是防范“马加爵案件”发生的根本手段之一。全人教育是考生“个人自治”的前提,学校的道德引导作用是考生“个人自治”的保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考生“个人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运用布鲁贝克的“个人自治”观剖析马加爵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其犯罪的本质原因在于他个人丧失自治,没有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管好自己的人。个人加强自治是防范“马加爵案件”的根本手段。全人教育是“个人自治”的前提,大学的道德引导作用是“个人自治”的保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个人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以认识论为基础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之分野是高等教育主旋律下的多重变奏,二者从不同方面深化并发展了高等教育哲学,尽管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历史合理性,但也都具有各自不足之处。高等教育哲学的走向是整合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即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进而寻求“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28.
<正>根据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的观点,科学发展有两种历史模型,一种是累积性的发展,另一种是转型性的发展。前者表现为常规科学时期,后者表现为"常规"经由"反常"而进入"科学革命"时期。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正处在变革、转型与重构的前夜,它表现为教育理论研究正  相似文献   
29.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视野的大学课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布鲁贝克所主张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张力下平衡"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观照中国大学课程实践,中国大学课程存在诸如学术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矛盾;课程起点重视高深学问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矛盾;课程评价追求科学化,存在量化课程评价与质性课程评价的矛盾等.中国大学课程变革可以尝试以下路径:确立社会本位与学术本位统一的大学课程目标;形成多元相对起点的大学课程结构;大学师生成为课程建构共同体;大学课程走向高标准、多样化的量化与质性评价的融合.  相似文献   
30.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存在三个局限性:一是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观关系上存在着局限性;二是其哲学观忽视了人本论,它也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三是他认为高等教育哲学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而实际上现代西方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冲突和共存正是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