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981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7 毫秒
61.
所谓数学教学活动化 ,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 ,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 ,以活动为基础 ,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以活动促发展 ,达到真正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发展素质全面提高之目的的教学。它以让学生学会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构成其更为鲜明的特征。一、数学教学活动化模式的特征1.外显形式的活动化———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外显的活动指学生的操作活动、言语交流活动和感知活动。主要通过小班化、小组式、同桌间个别活动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  相似文献   
62.
陈佳 《孩子天地》2016,(8):261-262
只有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且乐此不疲。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这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根本着眼点。1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那么,父母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呐?当孩子将停下了玩具汽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在公园里专心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  相似文献   
63.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其思维特点主要是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因此,在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表象,进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64.
65.
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于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存在于消费者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文章在说明信息不对称含义及其特征在不同行业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对企业广告策略的具体影响,这对企业广告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重点介绍使用万用表测量双向可控硅输出电压波形对称性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67.
论我国"利益观教育"中的金钱观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适当而有实效的“利育”(利益观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以货币经济社会中的金钱观教育问题为范例,一方面,要明确符合义利辩证统一之利益观价值取向的我国当前金钱观教育之目标内容,另一方面,相对于有意而为的显性利育层面而言,个体金钱观形成的心理机制所受隐性教育层面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存在上都是其他德育,其他教育所无法企及的,为此应以显性金钱观教育为开展重心,注重显性和隐性等量齐观层面的协调交融,着重于家庭,学校,传媒等方面金钱教育的改善,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适时适当而实效显地进行金钱观教育。  相似文献   
68.
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十分关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读者,学界多据此肯定其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此乃将接受美学与之前的美学流派比较而得出.然而,深一步认识接受美学的创新与意义可以得出:接受美学并非滞于对读者的重视,更将阅读活动视为一个生命实现的过程,阅读活动将文本从僵死激活,呈现为主体间性对话.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乃审美主体感性展示过程,这种感性的主体间性对话,既张扬了美的感性特征,也为颠覆传统美学观的现代艺术的合法地位进行了理论注解.  相似文献   
69.
张媛 《现代语文》2007,(5):92-92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感性诉求广告更多的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广告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