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6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中学生天地》2011,(7):63-63
初一时,我有个很好的朋友。我和他虽然不在一个班,但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一起回家,路上会谈各自班里发生的事,总是很快乐。不知道为什么,初二后,我们分在一个班,也都住校了,两人的话反而少了。面对眼看就要失去的友谊,我束手无策,你能帮帮我吗?  相似文献   
12.
我曾长期为自己还算可以的口才自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一言堂”是我的教学风格。自认为课堂上滔滔不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灌向学生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所以,我唱着独角戏,不停地自恋着又不停地抱怨着,可怜自己满腔的激情,却遇上那么一群木讷、缺乏才情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堂中,寻求到一个有效“支点”,就会让课堂熠熠生辉.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教师都希望通过电教媒体,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要么追求大容量,让多媒体“统治”课堂,要么视它为点缀、装饰.  相似文献   
14.
李甫任 《课外阅读》2011,(10):207-207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综合图像、动画、音响、文本等多种效果,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约化、微观的事物宏观化,具有手段灵活、方式多样、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途径多、感知效果好等优点,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课程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但现行教材不是每个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来完成。为此,教师要树立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选用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优质实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多值函数因其多值性而引起的复杂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归纳出学习多值解析函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而突破“多值解析函数”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6.
论沈从文创作中文学民族性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旨在论述五四以来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交织中,沈从文及其创作中民族性的弘扬.作为论述的前提,首先阐述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作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在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体验与认同为支点,运用自身特有的精神动力与内心资源,在进行了具有个性主义的文化选择与分析的同时,对城市文明人性异化现象的揭露,也呈现出审美现代性的风貌,在中西文化不断融合过程中,以自身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完成了文学民族性的又一次弘扬.  相似文献   
17.
杨再淮 《今日教育》2007,(7S):93-93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他的勇气、豪情堪称千古楷模。  相似文献   
18.
随文练笔是一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分析随文练笔地位、作用的基础上,找准随文练笔的支点,能更有效地发挥随文练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弹性函数是研究当自变量有微弱变化时,函数的相对变化率。文章构造一条初始弹性直线,从几何的角度分析,弹性函数就是函数的切线斜率与初始弹性直线斜率之比;也是函数在弹性支点的微分与初始弹性直线在弹性支点的增量之比。在修订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对几何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情理交融的科普故事。文章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选取了冬、春、夏三个季节各具特色的景象,巧妙地把剪枝这一科学知识融合到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