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316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3056篇
教育   767348篇
科学研究   37077篇
各国文化   484篇
体育   15751篇
综合类   21740篇
文化理论   2516篇
信息传播   32944篇
  2024年   3455篇
  2023年   12660篇
  2022年   7152篇
  2021年   12604篇
  2020年   13524篇
  2019年   14835篇
  2018年   7278篇
  2017年   13347篇
  2016年   15889篇
  2015年   25752篇
  2014年   65498篇
  2013年   55188篇
  2012年   66035篇
  2011年   71559篇
  2010年   62720篇
  2009年   62709篇
  2008年   67403篇
  2007年   53788篇
  2006年   42603篇
  2005年   40080篇
  2004年   37768篇
  2003年   34854篇
  2002年   29403篇
  2001年   23843篇
  2000年   19578篇
  1999年   5245篇
  1998年   3369篇
  1997年   2359篇
  1996年   1730篇
  1995年   1280篇
  1994年   1040篇
  1993年   788篇
  1992年   761篇
  1991年   628篇
  1990年   514篇
  1989年   385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9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用印管理因过程无法有效管控,导致存在管理风险,且易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用印效率有待提升。方案结合高校用印审批流程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用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的规范化程度及用印效率,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3.
74.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物理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在不经过系统学习的情况下很难独立、有意识的去发现,因此,借助实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5.
教研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经验和优良传统,却长期被当作"舶来品",被看作是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结果。通过梳理晚清实行新学制以来的研究史料、查阅民国时期的校史档案,可以发现:教研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其先于清末推行新学制时萌芽。在新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时期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教育先行者身体力行的推动之下,一批民国时期新学校通过实验研究以适应教学新法,逐渐探索形成了较为体系化、制度性的教研经验。中国教研不是"以俄为师"的结果,而是对中国几千年优秀"师道"文化的传承,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76.
个性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个性化教育为手段,以高素质类型的创业人才为培养对象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培养范例。本文在当前国家倡导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总结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个性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7.
78.
文章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出要运用创课教育模式打造卓越课堂,并以《视频的加工与制作》为例,对项目式创课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79.
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价值必须观照的逻辑视域。基于实践逻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多个关键事件的叠加,指向的是教育规律、核心价值在于应用,并在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体现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80.
当前大学生审美素养不足,主要表现在审美鉴赏能力低、审美价值功利性、审美认知面较窄、审美行为有偏差等方面。对此本文基于审美素养提升,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提高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第二课堂的效应、努力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构建优质的美术师资团队、激发学生美术鉴赏积极性等路径,对大学生美术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旨在实现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健全人格、推动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