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1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4801篇
科学研究   1197篇
各国文化   45篇
体育   220篇
综合类   1210篇
文化理论   87篇
信息传播   101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818篇
  2015年   1391篇
  2014年   2708篇
  2013年   1961篇
  2012年   2141篇
  2011年   2643篇
  2010年   2222篇
  2009年   2241篇
  2008年   2349篇
  2007年   1872篇
  2006年   1305篇
  2005年   986篇
  2004年   768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64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四库全书总日>集部诗文评类存目之元代部分有徐骏<诗文轨范>,且称其为元人,徐骏实为明前中期人.<四库存目丛书>所收<诗文轨范>之"文章缘流"多与<文章辨体序说>相近,应是抄取吴讷之说.其中又有部分内容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相近,当是<存日丛书>所据北大图书馆藏清初钞本已为后人增改.反之.<文章辨体序说>与<文体明辨序说>钞自<诗文轨范>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72.
想好了再说,是本人出版的新闻评论集的书名。这部由浙江省记协编辑出版的浙江记者丛书之一的评论集,收入了本人近20年所写的评论、杂文、随笔120余篇,其中包括20余篇获浙江新闻奖和3篇获中国新闻奖的文章。2005年,应总编辑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于一张报纸,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读爱好,有的喜看本地新闻,有的关注时事报道,有的爱看文体娱乐,甚至有的专注专刊、广告等。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些不同的读者偏好可能成为整张报纸获得垂青的突破口。要想打开这个突破口,报纸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打造个性化报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74.
作为一种新闻文体,中外深度报道的生产实践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深度报道始终是职业记者最重视的报道文体与写作手法。任何新闻的生产总存在“把关”,研究“把关”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社会化 生产的内在机制和复杂过程。一般而言,常规报道(如消息)的把关可以遵循一套明确的制度和规范,而深度报道的把关则更需要从业者根据不断变化的新闻环境、缺乏明文规定的政策风险、瞬息万变的舆论动向等来“临场发挥”。  相似文献   
75.
演讲和朗诵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广泛开展的口语表达活动,它们都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诸如要求运用规范的口语,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情,要注重态势语的运用,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等等。因此,许多人,甚至是演讲大赛和朗诵比赛的评委们也会混淆这两种口语表达形式,其中突出的表现是给朗诵意味十足的演讲打出高分。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6.
作为一种专门的深度报道新闻文体,新闻调查这一概念是从国外新闻界引入的。其重点就在于调查和揭露,尤其是揭露那些被有意隐瞒了的丑闻、黑幕等。因此,新闻界有时又把新闻调查称为丑性报道。军事新闻调查作为新闻调查的一种,  相似文献   
77.
中国报纸的副刊功能,由孕育时期副刊性文字的补白到创立初期的消闲娱乐、关注现实,再到辛亥革命前后政治宣传和消闲娱乐的二元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嬗  相似文献   
78.
融合现象在新闻传播中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宏观地看,有媒体融合。微观地看,有新闻文体的融合。新闻评论和报道作为新闻文体两个不同的品种,两者的渗透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79.
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审美对象的科技论文,是作者通过科学实验和理性思维创造的一种美的结晶,其文体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为学术创新、真实可靠的科学美,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形式美和准确简洁、朴实明白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80.
书信与日记,是中国历代文人使用最广泛的文体,也是档案史料的重要一页.书信,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电脑、通讯工具的日益普及,书信这一文体在传统生活中的使用逐渐被取代,然而我对其却仍未能忘怀.年少时家父短短的一封书信,在冬季里恒久地温暖着我的心.这样的感受,时下已难再重温.所以我对书信的好感,始终不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