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65篇
科学研究   21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松与绑     
自由的云朵为天空桦绑,飘零的落叶为大树松绑.舒展的海藻为海洋松绑…… 天地之大。不知有多少事物被一根无形的线捆绑在一起,也不知有多少事物能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地驰聘。  相似文献   
22.
课文《黄山奇松》中有这么一句:“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在教学课中,一位新教师这样处理“饱经风霜”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23.
将爱融化     
儿子读小学二年级了,身为教师的我。对他寄望很高,把爱都倾注在了他的身上。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那年,我放弃了到某中学担任教学副校长的机会,调入了相对轻松些的区教育局中教科。工作没了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儿子,我心里感到了极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24.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历史是一门新的学科。那么,对于我们初一的历史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迈出初中历史学习的第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我们初一历史老师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5.
低年级学生识字,因其年龄特征,学得快,忘得也快。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达到让学生行之有效地掌握生字识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27.
谋求有效的农药减施政策已成为近年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户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有助于化学农药的减量使用。基于陕西省200户果农的微观数据,使用泊松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研究表明,补贴政策显著促进农户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技术效果认知及技术易用性也对农户技术采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苹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农户技术采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政府应加强绿色防控技术补贴政策实施,保障农户技术采用的收益,并提高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28.
这一天何莹燕拿来一篇幼儿心理健康个案《康康的成长故事》,这是她们班上一个特殊孩子的个案也是她第一次写关于心理健康的个案,从她手中接过个案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办公桌前阅读起来。打开个案看完教师叙述的四个场景,一个鲜活、有个性的康康展现在我的面前,他好动、自制力差,争强好胜、攻击性强,然而内心却非常脆弱,遇事动不动就大哭。  相似文献   
29.
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10年,省委省政府在颁布《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向世人庄严承诺:到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我省教育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逐步向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行列。令人怦然心动的宏伟目标,诉说着几代贵州教育人日思夜盼的强教之梦。  相似文献   
30.
评价作为调控课堂教学流程的有效手段,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的备课中,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将评价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来准备。在不少老师的课堂上.教师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以致于为了有效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对学生的不足与缺点却忽略了.一味地进行了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