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2003篇
科学研究   25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0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人们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性状开始的,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对本节的教学,教师也应按着这样的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中国政府提出"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倡议以后,文化传承工作得到了极大的重视.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为期5年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言资源记录和保护工作目前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本人获得了记录粤语代际自然语料、研究自然话语中粤语变异和粤语传承状况的项目.在收集并转写100名广州本地人近44小时的自然话语录音后,我们发现广州人存在粤语-普通话(C-M)和粤语-英语(C-E)语码转换(CS)现象,代际差异明显.本文重点从发生语码转换的人数、转换单位数量、转换句法成分结构等方面展现不同年龄广州人的差异,概括出CS的发生情景和交际功能,指出年轻人和未成年人由于语言接触更多而产生较多的粤语-普通话和粤语-英语语码转换.未成年人在语言接触中其粤语传承或许会受到一定的挑战,建议大力鼓励家庭有意识向下一代教授母方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藏族民间故事在不同区域的传承方式都会打上各自本土文化特征的烙印,但口耳相传的传承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呈现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变异是多向性的,文章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了这种变异,并对其状况做出分析,以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40):33-34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运用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理论分析近来兴起的"被××"新用法的成因、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认为,"被××"新用法的产生是特定时期社会现象和大众社会心态的反映,属于语言变异的范畴,这种用法最终是消失还是延伸或泛化使用还需要等待语言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5.
知、章、庄三组声母字的读音变化在不同的方言区和普通话有所不同。本文以临县方言为研究材料,以《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所收字为调查范围,对这三组字的声母作了封闭性的研究。从中可知,在临县方言中,知、章两组先合流,然后又分化为两组,其中一组变为翘舌音,一组变为平舌音;庄组字的声母则基本上变为平舌音,只有少数例外变为翘舌音。这样的调查研究可以为汉语语音史研究和方言研究提供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英语习语可以常规形式出现,也可以变异形式出现。英语习语变异形式不同于常规形式,它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受到一定的语言环境的制约。遵循替换、扩充、截取、分拆、颠倒和另行安排、语态转换等规则,可将习语临时性地改变,使之以变异形式出现。除截取、分拆和语态转换法外,采取如上其它方法变换习语形式均会导致语文变迁。根据上下文的需要,恰如其分地更改原习语形式,可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清新明快,简洁含蓄,幽默有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些翻译现象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本文认为,英汉翻译中意象发生变异往往可以从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相对地位、译者的诗学观、意识形态、翻译的目的、词义的演变与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语篇的整体和谐等方面找到合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神秘主义者通过自身非理性、神秘的感性经验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基督教畀教诺斯替教、犹太神秘教派喀巴拉及伊斯兰教中的神秘主义派别苏菲教派对博尔赫斯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加之博尔赫斯本人善于运用玄幻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特殊的小说形式,其作品映射出神秘主义的芬芳与温静。  相似文献   
19.
《增补汇音》声母方面保留了上古音系统的许多特色。阳声韵完整地保留了上古音[-m]、[-n]、[-η]的收尾系统。阴声韵只有“玑”、“葩’,两韵差异较大。入声韵出现了与阳声韵相配的入声和与阴声相配的入声两套。《增补》中出现大量阴入对转现象。《增补》将上古四声分为七音,上古许多入声字,在《增补》中属于上去或下上,这是与上古调类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人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归纳了排除法,声母辨认法,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3种方法,使古代诗歌爱好能以他们所熟练掌握的今声调准确分析近体诗的平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