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舞蹈节奏中的“力”有着“情”的强烈因素,舞蹈节奏的“情”有着“力”的广泛的含义。力随情而生发,情因力而成形。“力”与“情”在节奏中形成的舍力构筑出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02.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译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基本要求之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但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3.
李素英 《中国教师》2008,(16):53-54
<正>速写即快速的写生,它要求作者在短时间内捕捉眼中之像,并将其记录下来。翻开绘画史卷,古今中外,无数绘画大师精美的速写艺术作品令人叹服,他们用简练的手法,快捷而敏锐地抓取物象,并生动准确地表现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这些简练、准确、生动、质朴而又内涵丰富的速写作品,为美术基础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写实能力的提高仍是培养优秀美术人才的重要环节,造型能力低下是美术教育的最大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画写生的目的。主要是充分理解各种物象的结构。不为表面繁琐的光暗和环境所影响,而在于刻画其精神本质。要求对描写的主体。必须首先做充分的分析,具体地掌握了客观物象,然后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刻画、提炼、取舍。而这一切,虽然都通过作者的创造,但必须根据物象所构成的特征来决定。这也就是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了。不是自然主义的描写,而是把握客观物象的精神本质,这些要求和现代西画的素描并不矛盾。国画的基本造型规律,  相似文献   
105.
意笔人物画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 ,传统中的意笔人物画一直把笔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在意笔人物画中 ,人物的结构、动态、表情、气质及一切精神面貌都必须通过笔墨的合理应用才得以再现和传神 ,而笔墨也是借助表现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物象的复杂形貌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意笔人物画用笔要求厚重、稳健、力度、浑朴 ,既注重整体感觉 ,又注意每笔的用笔效果  相似文献   
106.
107.
张桂芳 《课外阅读》2011,(1):177-177,175
“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是诗歌形象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融人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  相似文献   
108.
张丽 《文学教育(上)》2011,(16):137-137
写作文,要追求语言的委婉、含蓄。怎样做到委婉、含蓄地去表达呢?可以托物言志,可以借景抒情,重点是应该学学诗歌的"意象"。诗歌往往通过"意象"来托物写景、言志传情。所谓"意象",就是包含"意"(意念、情意)的"象"(物象、现象)。  相似文献   
109.
《汉语大词典》释义例证由于编纂历史条件等所限,体例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汉语物象词语释义的视角来看,主要问题如下:例证与词义项不匹配;例证词与词目词不吻合;例证文句随意截取;例证时代与作者等信息随意标注;例证不按时代顺序排列;全称词例证晚于略称词。  相似文献   
110.
物象由神意的传达到人性光辉的吐露,然后被纯化为人类情感符号。物象是由外在客观事物之像为人所感,进入大脑后被人内在主观情感所浸染,成为一种携带高浓度情感因子的主观物象,这种具有主观情感特性的物象就是兴象。兴象介于物象和意象之间。当这些携带情感因子的兴象聚积于大脑便是兴会。兴会在偶发因素的刺激下实现瞬间的贯通就是会通。人在会通阶段可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缚,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