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价值在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的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是否相统一是该课程的价值是否在场问题.课程的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统一,课程的价值就在场;相反,课程的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相分离,则其价值不在场.教学内容的不合理确定、主控条件的不自觉行为、考核方式的宽松等情况均易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不在场.加强高校自上而下的重视程度、规范管理体制、科学化考核方式等是解决价值不在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2.
张文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慢教育丛刊》主编。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已出版的著作有《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等。  相似文献   
53.
在乌镇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的几天里,除了四位获奖作家,被到场媒体、评论家提得最多的还有不在场的余华。余华的《兄弟》出版已经有几年了,但在媒体圈和评论界,这部作品依然还在被诟病。在不少人看来,《兄弟》丢了余华和中国文学的脸,没进入茅盾文学奖最终候选名单是理所当然。评论家李建军曾表示:“它(《兄弟》)没有入围很正常,这也是评委们客观、独立、负责评选的表现。”  相似文献   
54.
营造"现时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淀学生科学探究的知能基础;创设专题模拟答辩,开展初中生物"探究活动"的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方法体系提升与完善师生自我认知,形成和发展师生良好人格。  相似文献   
55.
传统会计一直采用历史成本的会计模式,但是现实经济中物价的大幅变动对会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所以探索物价变动会计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6.
颜敏 《今传媒》2016,(2):65-67
在信息化社会,通过各种媒介的使用,人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各种便利和通畅渠道,人的欲望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技术手段,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媒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媒介的无处不在和使用不当,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会造成不堪想象的后果.本文主要是在媒介化生存语境下,探讨人的在场方式的发展与变迁,以及通过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来应对媒介带来的危害和解决人的在场问题.  相似文献   
57.
研学旅行已成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课程设置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育人方式的变革,让学校教育回归本性与初心。它具有主体在场性、具身体验性、综合育人性和开放生成性等主要特征;活动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类、人文历史类、科技创新类、生活生产类、营地体验类等主要类型;实施模式主要有主题教育活动模式、融合学科研究性学习模式、营地实践教育模式、社团整合模式等,运用这些模式有利于推进研学旅行课程常态化开设,实现其预设目标。  相似文献   
58.
作为一类方法总称的质性研究,具有揭示高等教育的人文世界、关注高等教育中的"边缘者"和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差异性等效用。然而,当下的高等教育研究主要使用思辨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很少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这不利于发挥高等教育研究对质量提升的作用和促使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化。要使质性方法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高教研究界需要加深对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解、辨明质性研究方法之间的差异、加强对质性研究的宣传和培育做质性研究的学风。  相似文献   
59.
"在场阅读",一种基于课堂研究的阅读方式,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教学研究方式。研究的场域设定为课堂,研究的对象也即这个场域当中的一切教学活动,既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在场阅读"读什么,如何读,这便是本篇论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