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6468篇
科学研究   637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359篇
综合类   306篇
文化理论   179篇
信息传播   18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747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七年之后完成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经过分析,作品中的生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引人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暴露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02.
崔建社 《辅导员》2014,(2):17-20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受万千人尊重,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们是否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都恪守职业道德,寂寞地守护自己的良心?所谓的“传道授业”真的不只是为谋一份差事,成为教书匠,而是要力争成为教育的行家?  相似文献   
103.
<正>这是一个另外的世界:鲸落。当鲸们死亡后,它们的躯体成为了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不息的生态系统。假如大型鲸类数量有一天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人类以自身对时间流动速度的理解来感知外物,因而格外喜欢那些不同时间速度的产物。琥珀、珊瑚,因生长周期缓慢,动辄需要千万年光阴,使人们折  相似文献   
104.
建立家庭档案的意义长期以来,档案被认为是特权,神秘而不关乎百姓。而档案也多关注的是权贵。有历史学家认为档案收集偏心于社会权贵,而忽略卑微人群。各级档案部门收藏的历史档案中很少有统治者之外的信息。曾有学者撰文《未见平民史》,感叹在中国历史中几乎看不到社会底层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和精神历程而导致了历史的残缺。  相似文献   
105.
《考试周刊》2017,(48):195-196
庄子关注生命的存在,希望通过自我的睿智寻求生命的存续之道,这其中又蕴含了丰富的人学思想,他的以人的存在论为起点的生命观、以生存论为取向的方法论诉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对人仍有重要的智慧启迪,依然闪耀着光辉。  相似文献   
106.
李蕾 《大观周刊》2011,(9):105-105,95
张欣,是我国目前比较热点的女作家,她善于书写都市生活,大多以职业女性为切入点,集中表现商品经济时代物质欲望对人们的困扰,以及南国商品经济浪潮下都市女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她的作品严肃但不沉重,通俗但不庸俗,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将都市女性形象塑造得丰满而又多样化,展示了都市女性广阔的生存图景,彰显都市欲望,揭示生存困境,并深入女性内心世界探索两性情感。  相似文献   
107.
米兰·昆德拉通过小说中四位主人公或“轻”或“重”的生存选择展现了人类存在的荒谬性和不确定性。在他看来,人类生存选择的多种可能性,主要源于生存意义的相对性和偶然性以及生命历程的不可重复性和差异性。正因如此,昆德拉在肯定人类生存选择的自由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存在持有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特性在现代传媒行业中占剧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此时传统媒体不再如往日般生生不息地参与人们的生活、主导整个媒体事业的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弊端也逐渐显露,渐渐地退居主要市场。传统媒体深受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不清晰,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顺应时代进行改革,当新旧媒体产生冲突时,必然会暴露出两者的优势与劣势,这时只有双方优势互补,才能激发出各自更大的潜能,促进传媒的发展。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才能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在转型中保持自身的优势的同时又能取得更加突破的成效?本文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报纸的生存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其策略进行了有效探析。  相似文献   
109.
摘编     
《今日教育》2011,(10):39-39
孙家正:文化与人生 文化是一定历史、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种群的生存状态和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能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即人。研究当代的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10.
吴江文 《传媒》2010,(7):35-36
历史几乎同时给予了都市报机遇和挑战. 应该说,都市报和互联网在相互扶助和相互竞争中走过了都市报与互联网的起步期、成长期,但可能都市报并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互联网这个与自己一路同跑的"兄弟"发展速度会远远地超过自己,且成为其扩张发展的障碍,迫使都市报向其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