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2篇
教育   874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认为敦煌写本S.1477<祭驴文>从西北地区下层社会的实际出发,一反褒马牛而贬驴的世俗,将讥刺的锋芒指向官家、军将、诗人、僧侣,是一篇愤世嫉俗的讽刺小品.  相似文献   
82.
虢姜簋是嫁于虢国的姜姓女子为祭祀其生身之父所作礼器,虢姜身在虢国,不得为其生身之父立庙,则其所作礼器置于何处行礼,是颇值得深究的礼学问题。通过对铭中关键文字的释读以及对周代祀典中坛[土单]之祭的考察,可断虢姜在虢国祭其生父之礼行于坛[土单],而其所作簋鼎等皆是坛[土单]之祭时所用礼器。  相似文献   
83.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句子,借到习作教学理论中来,"泻水地面,四方流淌"可以引申为习作要接着地气,要体现个性化,要有全方位的覆盖,有全方位的视野,就容易达到具体化的目标。教学就是要如水赋形,任其自然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化表现的是一种独特,独特的表达,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4.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环节。"然而,自认为是"老教师"的我,有时却在这基本环节上有些磕绊。古今文人作文章时皆是有情而诉,有感而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更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每一篇文章,甚至每句话、每个词都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心血。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怎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但如何将这片苦心也让学生知晓,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85.
文献史料对从事与古代相关的研究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对史料的深入研究就不会得出科学的结论。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原始文献和众多真假难辨的史料,如何取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甲骨卜辞中涉及到“求生”的刻辞约二十多条,如①:  相似文献   
87.
“一ぱなし”作为日语中的接尾辞,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中,以其所接的先行动词为调查对象,力图找出哪类动词常和“一ぱなし”连用,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8.
听课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工作的关系,常常参加省内外的一些竞赛活动,同时担任评委并时作评课。今年四月,在水电名城宜昌,一个全国学会的课堂教学大赛在此举行,我担任主任评委并作了评课。这里,录下我听课中的一些想法,侧重点是我对课堂教学,尤其是文本解读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9.
拈连和比拟     
拈连和比拟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两种重要修辞方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构成拈连的被拈连体与拈连体必须明确、清晰、必须具有拈连词,构成比拟则重要三个条件:本体、拟体、拟辞。它们共同的心理基础是联想。两种辞格形式有些相似,因而常常纠缠,给修辞辞格的研究和教学增加了不少麻烦和困难。  相似文献   
90.
杨晓霭 《家教指南》2001,(4):152-155
人物品藻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现象,魏晋时代成为一种审美活动,而对仪容的欣赏几近登峰造极。唐人承魏晋风流,也非常注意评价人物,但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取敦煌歌辞所展示的女子情感世界的一个侧面,揭示了唐朝品藻人物的主要特点:看重英雄气度,倾慕侠士风流,追求俊美容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