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5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教育   93371篇
科学研究   4989篇
各国文化   74篇
体育   1145篇
综合类   1757篇
文化理论   289篇
信息传播   4998篇
  2024年   589篇
  2023年   2205篇
  2022年   1826篇
  2021年   2225篇
  2020年   2265篇
  2019年   2550篇
  2018年   1113篇
  2017年   1993篇
  2016年   2431篇
  2015年   3453篇
  2014年   8069篇
  2013年   6717篇
  2012年   7418篇
  2011年   8304篇
  2010年   6968篇
  2009年   6552篇
  2008年   7701篇
  2007年   5842篇
  2006年   4466篇
  2005年   4398篇
  2004年   4333篇
  2003年   4235篇
  2002年   3368篇
  2001年   2814篇
  2000年   2522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81.
<正>作为一种思维工具,Mindmap(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记忆之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各种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除了可以巧记单词外,它还可以有其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2.
梁春仁 《广西教育》2015,(6):112+120
从四个方面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8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察秋毫,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态生成,及时进行点评,从而扭转学生的认知方向,不断深入课堂,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98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数学概念、教材难点、习题等进行变式,揭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有效关联,凸显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变与不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85.
池屏雁 《考试周刊》2015,(21):69-70
本文以数量关系为发散点,从发散点入手,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986.
海明威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文本亦然:在其短小精悍、凝练精美的外在形式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学意蕴。所以,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像冰山只露一角”的文言文文本,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与补写等手段来发现和阐释文言文文本“藏在水下”的“百分之九十”丰富意蕴。如此,则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放飞思想、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把文言文文本中的“留白”演绎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美丽、精彩、情趣盎然的画面,继之,让文言文教学课堂充满温  相似文献   
98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摆脱框架思路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了这样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路就更加开阔,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88.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组织学生展开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要以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追求目标的精准、有效的发展和思维的提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8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好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的调动,情感和思维的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的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理念下,情境创设已成为多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