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437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82篇
教育   275741篇
科学研究   9137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3560篇
综合类   4003篇
文化理论   192篇
信息传播   5418篇
  2024年   1482篇
  2023年   5872篇
  2022年   4337篇
  2021年   5511篇
  2020年   6141篇
  2019年   7839篇
  2018年   3524篇
  2017年   7196篇
  2016年   8119篇
  2015年   10494篇
  2014年   23272篇
  2013年   20292篇
  2012年   21089篇
  2011年   23970篇
  2010年   21361篇
  2009年   18203篇
  2008年   18607篇
  2007年   13394篇
  2006年   11390篇
  2005年   11643篇
  2004年   14948篇
  2003年   14429篇
  2002年   8961篇
  2001年   5912篇
  2000年   6293篇
  1999年   1036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它短小精悍、目标明确、内容多样,便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和双方综合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对创设教学情境、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加强课堂的互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等方面,其优越性不容置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巧妙、有效地使用这一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32.
窦平 《江苏教育》2023,(44):48-50+53
具身认知把“身体参与”置于学习活动的核心位置,其理论是在反思与批判身心二元论的传统认知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小学数学实验体现了具身学习的基本要义,实验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让具身学习成为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让具身实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进阶。  相似文献   
33.
3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说是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的"常客",对于这一内容的设计方案和思考研究也常见于各种教学类杂志。在较为充分地学习和研读这些经验之后笔者意识到:从特定角度而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定位不同,是造成设计思路及课堂形式上各种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检测反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和价值。但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轻慢检测反馈,甚至以应试教育的口实否定检测反馈。真正意义上的检测反馈能够让学生所学数学知识得到灵活应用,能够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6.
37.
概念图是小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本次研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运用概念图的习惯,以期获得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8.
3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课堂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趋近于多元化,小组合作法逐渐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喜爱与欢迎。因为小组合作法在课堂的积极应用,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老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只顾着听和记,逐渐地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够按照老师的思想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还会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本文将分析运用小组合作会对初中数学学习有怎样的帮助。  相似文献   
40.
智慧是人脑最奇妙的产物,智慧的内核首先是道德,并指向于德行与能力完美结合至善至美的境地。数学学习智慧是个体在面临复杂数学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是德行修养、聪明才智、意志品格、计策谋略的综合呈现。因此,数学学习智慧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另一种表达。培养数学学习智慧,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以"思"提升觉知世界的智慧;二是以"悟"培养认知自我的智慧;三是以"达"形成融会贯通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