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44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3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细胞数量的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每个组中均分为4 w组(7只大鼠)和6 w组(13只大鼠)。大鼠进行6 w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活化T细胞数量。结果①6 w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T细胞亚群中CD4+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下降,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训练大鼠上述免疫指标下降的作用。②6 w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外周血活化T细胞数量的下降,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训练大鼠外周血活化T细胞数量下降的作用。结论2种中药多糖有预防耐力训练大鼠外周血CD4+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和活化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周初霞 《生物学教学》2005,30(10):70-71
1抗原与过敏原抗原是能与机体中相应克隆的淋巴细胞上的独特抗原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诱导该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反应物质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一类物质。抗原一般应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个特性。前者指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能力的特性,习惯上又称抗原性;后者则指具有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如相应的抗体)发生相互反应的特性。凡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抗原称完全抗原,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细胞、细菌外毒素、病毒和动物血清等。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有些分子量小于4000…  相似文献   
103.
以糖皮质激素(GC)制剂——地塞米松(Dex)体外孵育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通过AO-EB染色,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研究外源性GC对PBL发生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鸡PBL于1μmol/L和10μmol/LDex孵育6h和12h后,其基因组DNA均发生180bp及其整数倍的“阶梯状”断裂,细胞凋亡指数从孵育0h的1.4%增加到6h的14.0%和19.1%,12h的21.1%和29.5%,坏死指数从0h的5.8%增加到6h的11.7%和24.7%,12h的25.3%和36.5%。超微结构观察,Dex处理后PBL核染色质浓缩呈“新月体”状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等变化。  相似文献   
104.
<正> 1975年,Kohler 和 Milstein 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绵羊红细胞抗体,又能进行分裂繁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技术(Monoclonal antibody,简称 McAb)指在一株 B 淋巴细胞系中的每个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它所专有的、针对一种它识别的抗原决定簇的抗体,从这样一株 B 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技术  相似文献   
105.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及/或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淋巴瘤的发病率占癌肿的第8位.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的第9位(男性)和第11位(女性),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or-Hodgkins lymphomaNHL)的发病率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近十多年来,淋巴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免疫学研究,分类及治疗有新的进展.NHL最常见的染色体异位为t(14;18),(q32;q21),t(8;14)(q24;q32).瘤细胞来源于淋巴细胞即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瘤细胞表现分化停滞,呈单克隆性增殖失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肿瘤.新近制定的"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类"(WHO分类)综合肿瘤细胞形态学、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表现特征将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许多不同疾病类型.使诊断和治疗可能区别对待,更具有针对性、更趋合理化、个体化,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1997.7-2005.6收治NHL62例,其中特殊表现的24例,现将其临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钒对大白鼠脾脏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0只SD大白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对照组饮饲蒸馏水,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添加钒10mg/kg、20 mg/kg、40 mg/kg、60mg/kg,于饮饲后第2、4、6、8、10周断脊处死,取脾脏称重并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研究微量元素钒对大白鼠脾脏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饮饲10mg/kg、20mg/kg、40 mg/kg钒,可见大白鼠脾脏重量较同一周龄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20mg/kg组脾脏增重极显著(P<0.01);显微观察可见10mg/kg组、20mg/kg组、40 mg/kg组脾小结数量增多变大,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椭球管腔变大,以10mg/kg组,20mg/kg组最为显著。60mg/kg组脾脏重量与同一周其他剂量组相比较轻,脾小结数量少且动脉周围淋巴鞘薄。说明大白鼠饮水中添加10~40 mg/kg钒是安全的,其中20 mg/kg钒对脾发育有促进作用,60 mg/kg钒对大白鼠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硼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毒性作用,以及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清洁级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无菌分离脾脏淋巴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分别在淋巴细胞中添加0、0.1、0.2、0.4、0.8、1、2、4、8、10、20、40、80、100mmol/L的硼酸,处理24h后,MTT和Cell-Counting Kit-8法检测硼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细胞毒性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淋巴细胞抑制率显著降低(P0.05),增殖率显著升高(P0.05),而试验Ⅹ~I组淋巴细胞抑制率极显著的升高(P0.01),增殖率极显著的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试验Ⅲ组淋巴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Ⅺ和Ⅻ组凋亡率均极显著升高(P0.01),增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添加0.4mmol/L的硼酸对淋巴细胞没有毒性作用,可以显著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当添加量达到20mmol/L时,则对淋巴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提高淋巴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108.
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越  何建如  陈小青 《科技通报》2002,18(4):281-283
目的 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用荧光单抗CD3^ ,CD4^ ,CD25^ ,CD95^ ,CD3^ /CD25^ ,CD8^ /CD28^ ,CD8^ /CD28^-,CD19^ 对淋巴细胞标记和计数。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体内CD3^ ,CD95^ ,CD3^ /CD25^ ,CD8^ /CD28^ 减少,CD4^ ,CD25^ ,CD19^ 无明显变化,而CD8^ /CD28^-增加。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B淋巴细胞变化不大,T淋巴细胞因大量凋亡而总数减少,亚群的变化又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9.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常染色体显性贵传有关,近年其发生率猛增.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具有高度多态性遣传性,已有人研究CLT与HLA的相关性,为了探讨福州地区CLT患者与HLA相关性,本文用PCR-SSP方法研究CLT患者与HLAI类抗原及Ⅱ类抗原基因多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4.抗原、病原体和过敏原;5.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6.外毒素、抗生素、抗毒素和干扰素;7.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