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战国纵横家书》所见苏秦散文时事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七章中有十五章为苏秦书信或说辞,为研究苏秦事迹和确定苏秦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帛书所载苏秦事迹判定不一的现状影响了帛书的利用价值。苏秦主要事迹在前312年到前284年,结合战国史实,整合诸家说法,可基本断家苏秦散的年代和先后顺序,同时为研究其他典籍中菌秦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苏秦、张仪纵横说辞探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国策》所录十余篇苏秦、张仪的纵横说辞,乃后学者的拟作,具有鲜明的创作色彩和文学特征,实为精心构制的“纵横家言”。它们既是纵横说辞的典型样板,也是供后学者研习纵横术的出色范本,还可看做支撑各《策》的主干。细加探究,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43.
作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散文,《史记》(尤其是其中的"纪"、"传"部分)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再现了多彩的历史画面。从《殷本纪》中"第一谋士"伊尹的粉墨登场,《周本纪》中武王于牧野之战后"封功臣谋士,  相似文献   
44.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泰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  相似文献   
45.
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不管三七二十一",来形容情急之下做出一些不考虑后果的事情。为什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而不是"不管九九八十一"或"不管五五二十五"呢?  相似文献   
46.
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苏秦的人,由于学问不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被重用。当他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连织布机都不下,继续织布,嫂嫂不为他生火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说话。家人的冷淡对他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闭门不出,发奋读书。他找出来几十箱书,反复诵读,细心揣摩,经常一读就读到深夜。有时候,苏秦读着读着就犯困了,想趴在书桌上睡觉。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经过一年的努力,苏秦终于得到了诸候的重用,身挂六国相印,开始了辉煌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47.
每一个小故事里面都可能蕴含着大道理,我们要学会从小故事里面得到感悟和启示。本文主要从战国时期苏秦的一个事迹——头悬梁锥刺股,来对苏秦永不言败的价值观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48.
典故     
<正>请说出下列典故中涉及的人物。1.悬梁刺股。2.囊萤映雪。3.凿壁偷光。4.画荻教子。  相似文献   
49.
苏秦之功     
阅读此文,首先,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苏泰游说失败,惶惶如丧家之犬,潦倒回家,多么希望得到亲人的安慰!谁知家人视同路人。但这并没浇灭他心中“汲汲于富贵”的熊熊烈焰,刺股苦读,“期年揣摩成”,凭三寸不烂之舌,拆散连横,合纵抗秦,终至身佩赵国相印,横历天下,衣锦还乡。其次,分析形象,关注细节。鉴赏文学作品,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中的人物形象,这是高考古诗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  相似文献   
50.
闽台苏姓     
郑金洪 《寻根》2007,(1):126-129
苏姓源自颛顼之后,夏封苏国,子孙以此为苏姓,成为望族。裔孙苏秦,倡合纵抗秦,持六国相印。苏建,字敬宇,汉武帝时随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卒葬今陕西屑县武功山,是为苏姓“武功”堂号、“武功衍派”由来。苏建子三:苏嘉、苏贤、苏武。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持节不屈,流放北海牧羊,茹毛饮血,历尽艰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