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5篇
教育   1248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翻译教学旨在培养具备双语转换和翻译能力的翻译专业人才,既关注译者个体的内在因素,也离不开译者所处的外在社会因素,因此,探讨如何在翻译教学中从认知、交际方面培养译者的翻译能力,尤其是交际翻译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王智芝 《文教资料》2011,(12):49-51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不仅适用于口头交际,而且适用于翻译,并对翻译有指导性作用。本文将以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为基础,分析会话中合作原则的遵守及违背对译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
黄珊  周小丽 《文教资料》2011,(27):31-32
随着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广泛普及.女性主义对随后30多年的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兴起于近20年.因为其翻译的精准和其中的种族诉求,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翻译理论不同.女性主义从性别研究的角度重新解释译者的主体性和翻译的忠实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女性主义下的译者的主体性和翻译的忠实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5.
生态翻译学是近年来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学的新兴学科。胡庚申教授作为生态翻译学的鼻祖,提出了诸多研究观点,包括生态翻译环境中的"译者中心"论。鉴于学术界不同学者对胡教授"译者中心"论的质疑或反对,笔者对此观点进行思辨,分析胡庚申教授的"译者中心"论的合理性,承认译者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6.
2006年7月,由于查找资料的需要,译者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翻阅《字林西报》,无意中在1924年7月14日《字林西报》60周年增刊上发现了胡适的这篇文章。这份增刊可以说是一份当时中国各界名人的文章荟萃集,除了胡适,还有诸如唐绍仪、宋美龄等人的文章,每位都在其擅长的领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胡适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便是提倡和推广白话文,鼓吹新文学。此篇文章的主旨便是推广白话文运动。全文大致介绍了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并得出文言文已死,而白话文则适用于从文学创作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结论。这也是胡适的一贯观点,在他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改良刍议》等文中,以及《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中,他一再强调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乃历史之大势。胡适认为,过去的文学已经僵化,并且有三大毛病,即无病呻吟、摹仿古人和言之无物,而新文学正是要改变这些毛病。新文学的本质是"活的文学",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参见刘波.胡适论"活的文学"--民间文学之文学性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这次发现的这篇文章除了概括了上述观点外,还由于是刊登在英文报刊,是供在沪外侨及海外人士阅读的,胡适在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白话文运动的全景,从文言文兴盛的原因到需要改革的理由、改革的先驱以及改革的困难和成效等等。可以说,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在原来基础上深入,却完整地体现了胡适关于白话文运动的思想。译者查阅了1994年12月由耿云志主编、黄山书社出版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1998年11月由欧阳哲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适文集》,同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适文集》,以及2003年9月由季羡林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胡适全集》,均未收录这篇文章,希望此文的发现可以为研究胡适及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7.
张爱玲译《金锁记》与金凯筠译《倾城之恋》同样采用了异化策略,疏离了西方读者,但两者在西方市场被接受程度迥异,本文从文化转向角度出发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28.
以海南省主要旅游景点解说翻译为例,从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调查分析海南旅游资料创作和翻译存在的问题,继而从政府和译者两方面就海南省旅游翻译规范化管理提出建议,以促进国际旅游岛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9.
孙立春 《天中学刊》2011,26(6):83-86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而林少华和赖明珠的译本都是该作的经典译本,这两个译本具有不同风格。译者的知识背景和翻译观不仅会影响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表达,而且对译作风格有很大影响,并决定着译作的最终效果,因此,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0.
观众出于不同目的观看美剧,为了使台词中文字幕更好地满足中国观众之不同需求,台词翻译崇尚译者中心论。译者视观众观看目的不同,裁定“功能对等”或“形式对等”两大翻译对等原则。针对以消遣为主之目的语观众,主选“功能对等”;针对以学习英语为主之目的语观众,主选“形式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