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900篇
科学研究   35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78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49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主要介绍了软件重构的概念、原则,讨论了软件重构的优点和适用场合以及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2.
语文教学知识重构是语文知识各层级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的构成体,即语音、词汇、语法、文章、课本的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的构成体。这一构成体与认知结构联系。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来的”。若要将这一构成体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那么语文有意义学习与认知结构结合就有四种情况:派生属类学习,相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而语文有意义学习的实现可以用这三种方式:释题、主题句和课文学习以及迁移。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知识重构,于语文有意义学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给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使高校继续教育遇到了发展瓶颈,如招生人数增长困难、人才培训效果不佳、教育效率下降,整体亟待转变。新时代,我国高校继续教育需要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和明确新的方向。高校要积极寻求转变,从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内外机构设置和管理手段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改革和有效重构。基于此,通过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和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因素进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与重构的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134.
兼并企业的文化重构:模式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35.
教学文化内涵的界定面临困境,充满分歧与矛盾,根源在于教学文化丰富复杂、研究者存在认识上的局限、缺乏跨学科整合的理论视角和教学文化自身的动态发展。详细分析当前八种教学文化内涵界定的利弊得失,可以启迪我们从教学文化的主体与目的、方式与中介、过程与结果方面重构教学文化内涵,阐明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6.
爱国主义是毛泽东属心体育的思想基础.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为寻求强民富国现实途径,青年毛泽东选取了求同存异的文化取向.他以时代任务为导向,针对中国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广泛而有选择地吸纳中西体育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进行体育文化重构.因此,《体育之研究》反映出来的:以时代精神为"矢",以中国问题为"的"的方法论和用时代精神整合、重构体育文化的方法学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7.
媒介技术使庆阳香包绣制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其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表达内容的同质化和重复性局限了庆阳香包丰富多元的技艺特征和作品内涵。因此,需要从内容生产和受众反馈两个层面予以矫正,即充分利用媒介技术和“视觉判断”原理,挖掘香包绣制的“流露”表达,让接受者在选择性的观赏中为“品”“美”“韵”“情”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意义。媒介技术表现了人对自我的“直观”,在激活文化源代码和增强艺术审美体验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手工艺的意义重构。  相似文献   
138.
教师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在新课程标准下 ,重新构建教师主体乃是教改成败的关键所在。笔者从教师应当张扬自己的个性 ,把教育当做自己生命活动的展示 ,把学生看做是独立的个体 ,永恒的变量等方面入手 ,论述了教师主体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编造幻想、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他把自己创立的学说称作科学,与意识形态相对立。列宁依据时代特征的新变化,不再一般地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称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对立,吸收古今中外思想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对无产阶级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努力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0.
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统一性,差异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独特性、针对性.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发挥各自的效能,满足青年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培养社会不同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