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2984篇
科学研究   247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36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give是个及物动词,意为“给”、“送给”,后面可以跟双宾语,即give somebody something。如果要把直接宾语something提前.那么要在间接宾语somebody之前加上介词to,即give something to somebody。例如:  相似文献   
32.
give是个及物动词,意为给、送给,后面可以跟双宾语,即givesomebody something。如果要把直接宾语something提前,那么要在间接宾语somebody之前加上介词to,即give something to somebody。例如:He gave me an interesting book yesterday.昨天他给了我一本  相似文献   
33.
在英语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体的方法有:利用教材内容;利用谜语、绕口令;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快速反应训练,创设活跃的学习气氛;开设第二课堂,发展个性特点等.  相似文献   
34.
本篇拟从三个不同视角对比英汉第三人称代词篇章内指现象。  相似文献   
35.
“反常合道”是我国传统诗学的重要准则,亦为解读现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借鉴。《百合花》中隐藏着战争叙事与诗意书写之反常、物资匮乏与精神丰盈之反常、性别隔阂与人情交融之反常、英雄事迹与“普通”“青年人”之反常。“合道”则是更本质、更深刻的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回归。探究“反常合道”的抒情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百合花》的认识从局部走向整体,由表层到深层。  相似文献   
36.
<正>如果把记叙文比作一片绿色的草地,那么记叙就是这片草地上郁郁葱葱的小草,而描写和抒情就是在草地上盛开的花朵。记叙文虽然侧重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但我们若能在恰当的时候表达出自己内心情感,往往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抒  相似文献   
37.
腐败资产外逃已经成为腐败犯罪分子转移资产约定俗成的方式。具体分析《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腐败资产间接追回机制,进而探讨追回路径,加紧国内法相关制度的完善,则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8.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  相似文献   
39.
古人写词,多由感而发,要么出于生活的磨砺,要么出于仕途的跌宕,总之是情感的宣泄.苏轼所作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一篇“痛中含笑”、饱含生活沧桑的佳作.全词托物抒情,作者借写月色怀念远方的亲人,用虚境来写实感,极具艺术魅力.在鉴赏这首词时,可用“磨难中的微笑”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文本.  相似文献   
40.
纵观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内含饱满多姿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幽美意境,深邃感人的抒情色彩,这对于渗透心育有着优厚的条件。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育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育契机,把心育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