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4篇
教育   934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如梦令》组词,是王崇炳精神存在的一个缩影。其以"和"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哲学层面上呈现为"万物共吾庐"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伦理道德层面表征为"莫道他人横逆"的大度仁爱态度,在情感体验层面则流露出"人在大安沉醉"的生命情怀。其精神生态观以理学思想为哲学底色,有一定认识论的局限性,但对"后现代社会"背景下审视人的精神生态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最终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3.
中国梦是近现代以来国人一直努力追寻的梦想,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对它的探讨和研究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迁。今天,在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的背景下正式提出中国梦,这必将对我国及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政党、社会阶层以及个人都给予中国梦足够的重视和思考,所以,作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梦的研究成果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梳理国内外研究中国梦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给予归纳和评述,是研究中国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4.
跨越十六年之久的两部影片《甲方乙方》与《私人定制》,在导演、编剧、剧本及主演葛优的诸多相似性下进行对比,具有深远意义。将两部影片进行对比可以看做是对冯小刚电影事业的一个检验。文章从电影的外围环境设置和内部内容设置的两个维度展开分析,着重阐释《私人定制》较之《甲方乙方》的蜕变之处,以此论述冯氏电影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5.
"中国梦"科学内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生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性,提出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中国梦",在感悟中凝聚"中国梦",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的对策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86.
《逃离》是2013年诺贝尔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由6篇短篇小说构成,共同刻画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逃离的主题。在《逃离》中,女主人公在反抗与自我意识觉醒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梦境。佛洛伊德认为文学是"白日梦幻",梦是被抑制的欲望。借用佛洛依德梦理论、拉康镜像论以及女权主义相关理论,结合小说所处社会环境以及女主人公生活经历,对《逃离》中出现的梦境进行解析,以了解女主人公内心愿望与潜意识心理过程,进而指出女性在生存和逃离过程中的三重困境:男权主义的压制;不稳固的家庭关系;陷入身份焦虑的个体。  相似文献   
87.
传播“中国梦”与避免国际话语陷阱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梦”是中国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提出的最重要的国家话语,恰当地传播“中国梦”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改变国际舆论对中国议题的认知和态度。然而,威胁论、霸权论等等论调极有可能成为笼罩“中国梦”的阴影,挥之不去。在现有的国际话语体系下,对于“中国梦”话语可能产生的若干政治误读,结合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理论并提出对外阐述“中国梦”的合理策略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8.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我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具有比较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一是《红楼梦》所描绘的现实是神奇的;二是《红楼梦》的虚构和夸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是顺乎我国人民的观念和意识的;三是《红楼梦》对现实所持的态度是深刘地反映现实,反映存在于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而这些特点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9.
曹雪芹对封建教育深恶痛绝并具有强烈的叛逆性,他在小说《红楼梦》中通过贾宝玉在接受教育培养上几乎伴随其一生的遭遇与抗争,艺术化地折射着作者超越时代的颇具近代意识的教育价值观、自主性学习观等教育观念和教育理想。文章从教育文化的视角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0.
谢敏 《科教文汇》2012,(29):135-135,137
本文以《红楼梦》的两个不同译本为例,简要分析了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