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86篇
  免费   1473篇
  国内免费   1605篇
教育   109631篇
科学研究   7264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9113篇
综合类   7189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368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1380篇
  2021年   2824篇
  2020年   3598篇
  2019年   2889篇
  2018年   1822篇
  2017年   2029篇
  2016年   1897篇
  2015年   3239篇
  2014年   7996篇
  2013年   10786篇
  2012年   11027篇
  2011年   10589篇
  2010年   7284篇
  2009年   6848篇
  2008年   8068篇
  2007年   9858篇
  2006年   9333篇
  2005年   7909篇
  2004年   7119篇
  2003年   6469篇
  2002年   5218篇
  2001年   4059篇
  2000年   2090篇
  1999年   831篇
  1998年   420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摘要:为了解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模式的转换,以及参与家庭体育教育群体的社会阶层结构,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入和家庭体育教育理念这两个独特的研究视角来观察我国正处于成型过程中的社会阶层结构,为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教育分层在城市家庭中正在悄悄发生。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惯例是通过文化教育的投入来实现其低阶层向高阶层的跃进,而我国当前社会所发生的城市家庭教育事实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家庭体育教育的投入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所重视,并且在家庭教育投入上,中上阶层比社会底层的家庭更愿意选择高级别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培训;在家庭体育教育理念上,中上阶层的家庭更愿意选择体育的协作手段来促进子女的社会化和引导子女高尚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12.
保定师范学校,百年辉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培育出大量人才,尤其是清末民初时期,可谓英才辈出,其严治校、重全面、重全程、重德育等方面的育人理念,对当今师范教育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当今师范教育应严把入口关,选拔优秀学生,对学生从严管理,强化德育,重视对学生全面和全过程的培养。  相似文献   
913.
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学发展的历程,发现这一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学校体育研究领域较为清晰,自身发展比较成熟,并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适应了学科分化的趋势;在教育政策的支持下确立了学科地位;一大批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通过梳理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成果,认为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运行过程中的现象与规律.  相似文献   
914.
This study explored master's‐level counseling students' (N = 804) perceptions of training in the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Counseling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Programs ( 2009 ) Research and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raining perceptions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ttitudes were low to moderate,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cross program accreditation or specialty area. Implic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15.
916.
我国青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日益下滑,我国大学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构建新的大学体育活动课程体系有利于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不利局面,也为大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做铺垫。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对美国大学校园娱乐体育的组织管理机制进行梳理和研究,提出我国大学必须完善体育活动课程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体育活动课程制度化管理、拓展学校体育活动课程空间、增加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推进体育活动课程有偿化服务等建议,以图为我国大学体育活动课程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17.
摘要:现在是一个传统文化发展最为美好的时代。这一点不仅仅存在于文化界,而更为火热的却是在学校教育领域。作为长期存在于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被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分段梳理和特点归纳;并在“思想是变革的先声,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指导下,就学校武术当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在进行了学理上的思考。研究认为:坚持从传统武术拳种出发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的实施,才应该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下大力气建构起具有独立文化体系的学校武术教育平台抑或是校本课程,才是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务实推进和开展,让更多的学生体认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应该是我们找回学校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主导地位的最强动力;那种只将中国武术看成学校体育教育的部分内容或者一个领域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918.
清末直隶师范学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环境以及各种制度上都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理念上,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在课程上,增设修身课、经典研习课,加大文史类课的比重,增开礼仪教育课;在教师方面,增强师范学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校园环境方面,加强师范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在教育实习上,强调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919.
为更好地了解国外体育创新创业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明晰我国发展的不足。运用文献计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对1968—2018年Web Of Science(SSCI、SCI等核心库)中的收录的123篇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体育创新创业领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仍存在作者合作脉络单一、实证研究单薄、案例分析不够全面等问题,建议国内应取长补短,从巩固理论研究、深入实证研究、加强协作脉络、延伸企业家精神内涵等方面入手,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创新创业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0.
ABSTRACT

Despite the sustained growth in journalism as a choice of degree path for young people, our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spirations and motivations remains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journalism careers appear increasingly uncertain, as the industry responds to digitalisation and convergence. In this mixed-methods study – employing 35 interviews and a survey of 837 UK journalism students – we ask what areas of journalism do students aspire towards, how do they feel about their future career prospects, and what is motivating them to study journalism in the first place? We find that intrinsic motivations (calling and talent, dynamic job) prevail over public service ones, with students drawn to soft news beats over hard news. Aspirations are also strikingly gendered, opening up question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is process. We also find that while students articulate an aspirational career in respected media outlets, they are pragmatic about their immediate career prospects. Here, journalism education appears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ocialising students towards careers beyond journalism.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ongoing debates around journalistic socialisation and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