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康德美学是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蔡元培是康德美学思想的崇拜者和传播者。本文论述了蔡元培对康德的二元论先验哲学思想、审美的"超越性"与"普遍性"等命题的接受与传播,并进一步阐述了蔡元培由此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观点。  相似文献   
122.
“自由”是康德整个哲学大厦的拱顶石,更是其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立足点。因为自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根本前提,对一个行为作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评判的唯一标准是:这个行为是“出于义务”还是“符合义务”。  相似文献   
123.
康德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整个批判哲学之上的.其教育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内部存在的冲突,是批判哲学体系本身的内在冲突的反映,更是启蒙理性内部两种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冲突的反映.这种冲突最终表现为理性的自律与他律之间的矛盾.康德的教育理念,既要求道德教育能够体现出启蒙的自律性原则,又不得不承认其具体的实施始终无法回避他律性问题,即教育作为单纯的启蒙技艺的问题.最终,康德在道德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上不得不诉诸历史理性.  相似文献   
124.
我们从康德美学原则思考体育美,探讨体育人文美的审美理想,发现体育蕴含的人文之美的敬畏形式与自由形式;个体进入满足体育人文之美审美需求的状态,有助于建立个体体育生活中的审美判断;体育的人文之美是不能回避的、先验似的主题,它是体育的灵魂。怀着虔诚的、膜拜似的审美意识,把人文之美渗透到体育实践中,可丰富主体对体育人文之美的体验,促进主体对于体育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5.
康德的判断力是连接自然和道德的桥梁,他一方面希望以启蒙精神克服新教信仰,另一方面将新教的先验唯灵论精神吸纳到自己的理性精神中来,将新教精神转化为自己哲学的合理内核。康德的自然和道德的分裂的原因就是启蒙理性精神和新教信仰的分裂,他最后将二者统一到有强烈新教精神的先验唯心论中来。康德在理智上是一位启蒙理性精神的实践者,在情感上往往是反对自己的启蒙理性精神的。  相似文献   
126.
康德美学思想体系是康德思想大厦的基石之一。在《判断力批判》理论著作中,其从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维度厘清了审美判断的界定:从质上讲,康德美学思想认为鉴赏判断的审美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是经验与理想审美的二元构成;从量上讲,审美不凭借概念而属于普遍令人愉快的,是目标与过程美感的统一体;从关系上讲,美的判定仅仅是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从方式上讲,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这种必然是建立在人都有“共通感”这个前提上的。  相似文献   
127.
纯粹审美判断虽然没有概念的客观有效性,但其存在情感的主观普遍性问题,有必要对这种普遍性要求进行演绎。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的演绎,既要探寻其主观的根据,又要阐明其客观上的表现及其可能性条件。鉴赏判断的特性为普遍性与个别性;鉴赏判断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一般判断力的主观原则就是鉴赏的原则,即必须以鉴赏判断在逻辑上的形式特征为指导来进行,而不能从经验中去寻找,因此,这种原则只能是主观原则。  相似文献   
128.
Tess is a pure girl in Hardy’s eyes, as it shows in the book’s subtitle. She is sinned in Victorian’s time, however, she is still pure in Kant’s eyes.  相似文献   
129.
审美无利害作为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一方面,它突出了对主体情感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形式主义的美学倾向。在当代语境下,审美无利害受到各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一传统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0.
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西方历史上 ,康德首次提出了近代理性化大学理念 ,为现代大学的科学探索与人文理性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洪堡的大学理念实际上是康德大学理念的实践。以后 ,纽曼提出了通识教育和智育是大学之本质的理念。二战前后的贾斯珀 ,首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以存在哲学为基础的大学理念 ,其最突显之处在于强调大学应实现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整体性。二战后的美国在大学理念上颇有建树 ,虽声调不一 ,但总体上是力求实现人的发展 ,其指导思想是现代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