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822篇
科学研究   100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52篇
综合类   20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6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高职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厌学、焦虑、学习懈怠、功利性强以及自卑是其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研究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可调节学生的心理失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并进一步指出深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2.
我国发展体育人口存在的问题与人力资本健康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归类比较,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健康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剖析了我国发展体育人口中存在的问题与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提出了我国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射击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与比赛发挥相关联的心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只有技术训练水平而没有发挥高水平的良好的心理能力作保证,其竞技能力永远是低下的。因此,心理技能是发挥的重要因素,因而运动竞赛的心理训练应得到非常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4.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十余年的临床验证对腹肌训练与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阐述腹肌的训练方法,提出了腹肌训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旨在为促进人类健康,以及为医生、康复医师、社会指导员、健身教练员及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运用软件工程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利用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和数据库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 7.0实现该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6.
以运动参与学习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论为理论研究基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为依据,以多元化评价主体,以运动参与为切入点,筛选最佳评价主体和最佳评价方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方法,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为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哈尔滨市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者75天锻炼前后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后,老年男、女的血清TC浓度显著低于锻炼前;老年男、女锻炼后的血清LDL浓度非常显著低于锻炼前;中年男、女锻炼后的血清吼浓度非常显著高于锻炼前.通过结果分析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使"八段锦"这一养生锻炼的形式更科学、更合理,并进一步提高其健身效果,为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发挥更大作用,为全民健身服务,为社会的政治稳定服务.  相似文献   
108.
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了解黑龙江省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同期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与研究。为促进我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未来大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基础资料库,促使我校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健康水平,获得健康知识,掌握自觉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The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PE) profession needs to find alternatives to its individualistic and performative focus if it is to remain relevant and meaningful for all learne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way of framing HPE that helps to shift the focus from the individual as autonomous decision-maker, and goes beyond sport and fitness testing as the main contexts for learning. To do this we present the socio-e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SEAR) frame for unit development that was co-created and enacted over a six-month period involving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researchers and community. This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student artefacts and field notes collected as one component of a broader three-phase study which spanned three years. The data describe how generalist primary teachers (n=4) from a small Victorian community and their students (aged 8–10 years) tackled a unit of work that positioned centrally the everyday physical experiences of active school travel (AST). Teachers supported students in exploring barriers to their AST,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that would counteract some of the negative perceptions that had limited their AST in the pas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unit of work evolved from an exploration of AST into a much broader exploration of the whole community. This paper does not provide evidence for an alternative way to view HPE, rather it represents an embryonic exploration of how a SEAR frame might support teachers in applying inquiry-based pedagogies that extend beyond the individual as autonomous decision-maker, and promote opportunities for explo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perso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ur health and everyday physically active lives. Despite students being positioned as central actors within the SEAR frame, obtaining genuine student voice throughout the process proved challeng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