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8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乾嘉时期是清代骈文理论和创作的高峰期。在和古文对举的话语建构中,乾嘉骈文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系统;另一方面促使了自身文体的独立。不管是与古文求对等地位、争文章正宗,还是主张骈散交融、奇偶不拘等,都反映了此时骈文理论的繁荣。之所以求对等,是因为骈文不是齐梁道弊文衰的产物,经史典籍中俪辞已经肇兴,先秦两汉文章中也多对偶,韩愈对骈文的批判根本不能成立;自然事物多为奇偶相生,甚至非偶不成,文章体制自然可以骈散并立,并驾齐驱。而争正统则是在乾嘉骈文繁荣的背景下,有些文士不满足于仅仅和古文求对等,而是彻底颠覆古文文统,将骈文视为文章正统,古文根本不是"文",是子部杂家之"语"。这就大大冲击了唐宋以来的古文文统,颠覆了唐宋以来普遍认同的文章正宗的地位。而主张骈散交融,以文意和文气为旨归,则是嘉庆末以来,随着汉宋学术的交融和对骈文、古文特征的全面认识后,文士文学思想成熟的结果。对这些问题的阐释将会对深化清代骈文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自早期到罗马时代一直对周边的国家、民族产生强烈的影响,希腊也不例外.在公元前750-前650年间出现了所谓的东方化时代,这一时期的东方各种文明对希腊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其要旨是指出自公元前6世纪起,约120年的时期内,世界出现了五位知识巨人,他们坚信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能战胜贪心,战胜邪恶,能促进世界的进步,开启全球精神生活的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14.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毛泽东放弃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计划,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但实践表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过早地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毛泽东的这一“放弃”和“提出”,是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偏差密切相关的。反思这段历史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冲击下,校报、广播、有线电视、校园计算机网络日益构成了现代高等学校校园传播媒介的主体,成为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着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的问题。面对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发挥校园传播媒体的舆论导向、服务教育和娱乐休闲等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关键是构建高效、有序、统筹的高校校园传播媒体运作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江忠源集团以江氏家族成员为核心,新宁同乡为骨干,因而被称为"江家军"、"楚勇"。该集团与农民起义为敌,前仆后继,兄死弟继,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安徽、贵州、直隶等省,因战功而升任高官者达数十人,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语音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性特征。语音系统的历史演变会在开合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揭示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从唇音的角度探讨中古到金元时期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开合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示这一发展时期语音演变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明清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状况及原因。明清时期徽州绅商积极投资于徽州水利,促进了粮食生产。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的原因有:政府的倡捐,徽州粮食短缺的自然因素,儒商的仁义观念,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徽州绅商在家乡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流动主要体现为楚王族集团的变动和士阶层的流动,其中既有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也有楚人才的外流和异族人的流入。相对而言,战国时期楚国社会的流动性比春秋时期要强,但没有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封君制成为社会流动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尚武精神主要表现在民间习俗、社会教育、日常礼仪、女子尚武、文学艺术等方面。作为一种大众性社会行为,其实质上是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外在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尚武精神强化了中华先民不畏强暴、不惧战争、敢于反抗、勇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固化了中华民族业已存在的爱好和平和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使其深深地烙印在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固有要义,为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形成了民族尚武自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