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57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区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5个省市的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地区使用科技投入的总体效率和规模收益的情况,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评价其科技投入产出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提高科技投入产出转化效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2.
基于DEA分析法的产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也是国际竞争力的最终体现。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试图提供一个多维的、综合的、动力的、演化的产业创新观点,以能够较好地理解产业的结构与边界、机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创新和生产过程以及系统的协调演化过程等。在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效率评价模型。对中国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为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
王晓红  陈浩  孙玮 《科研管理》2010,31(5):185-191
摘要:本文运用面向投入的C2R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十五”期间30个省市的R&D效率,得到我国“十五”期间省域R&D效率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分析相关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各省市的R&D效率整体处在下行区间,且省市间差异先扩大再减少,整体差异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各省市R&D效率,缩小省域R&D效率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基于DEA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DEA方法指标预选办法对指标进行了筛选,建立评价模型,并以广东省2006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决策单元进行DEA计算,对它们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分析,指出了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整体绩效偏低以及技术无效是绩效低下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计算孵化器投入产出的影子价格,分析各投入要素对决策单元的稀缺程度,得出了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能显著地促进高技术企业孵化器效率提升的结论.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基于2013-2018年广东省197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样本数据,综合考虑依托主体的价值导向作用,将样本分为高校、医院、研究院所、企业四组;在梳理以往文献研究的指标基础上,分别建立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4个评估体系,采用CCR、BCC模型对四组样本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指标体系下四组样本的效率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才队伍是影响高校、医院学术研究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科研项目经费是影响企业、研究院所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基于不同评估导向的运行效率分组评价方法,以期为合理评价广东省各类科研平台创新效率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6.
兰海  吴悦  王丹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40-46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10-2019年青海省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测度青海省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效率变化,深入剖析青海省科技创新效率.结果 表明,青海省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目前正处于科技创新效率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投入规模不足阻碍了青海省的科技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均较为稳定,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趋势,主要受技术进步指数制约,促进技术进步将有助于推动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7.
徐婕  张丽珩  吴季松 《科学学研究》2007,25(Z2):282-287
本文运用了改进的DEA模型——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引入了"伪标准指数"(FSI)将传统DEA方法评价值与对抗交叉DEA评价值比较分析,最后构建了一个经济——协调发展二维综合评价矩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省区位于经济水平与协调发展程度双低的评价矩阵第三象限。此外,还根据各省区的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变迁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原鹏飞  何枫 《软科学》2005,19(6):31-3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从产业层面详细研究了我国制造业1996~2003年期间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结果显示,平均来看所考察期间技术进步是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但期间前几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后期技术效率的提高与技术进步共同成为促使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说明制造业增长的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在提高产业经济运行的效率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9.
李烨  王延章  崔强 《科研管理》2017,38(7):54-61
近年来,研发效率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但还没有针对产业集群研发效率的研究。本文选取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为产业集群研发效率的投入指标,发明专利授权数为产出指标。并基于现有三阶段DEA未考虑决策单元之间合作关系的局限性,提出三阶段仁慈型DEA模型,并计算了2008-2012年我国10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发效率,结果证实了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剔除了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各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有明显的上升;(2)所在城市人均GDP和研究生毕业生数对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冗余和研发人员数量的投入冗余是正向有利因素,而政府资助研发经费占城市总研发经费的比重对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冗余是正向有利因素,对研发人员数量的投入冗余是负向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创新是装备制造业的命脉,故基于沈阳装备制造业2008—2015年数据,将创新过程分为基础研发阶段和转化成效益阶段,使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创新效率并无一致性;总体上在基础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要高于转化成效益阶段,并且在转化成效益阶段的效率水平处于逐年退步的状态。最后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路径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