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664篇
科学研究   153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高师多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Windows部分的复制与移动、建立快捷方式、文件重命名、Word部分的编辑排版等多个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分析这些常见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2.
本文主要通过对期刊文献的回顾分析,从学科本身、传媒产品、传媒组织行为、媒体市场结构、传媒产业结构、政策与规制等六个方面综述了2006年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了不足和今后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3.
当今日本新闻业的实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日本的新闻业看上去充满了民主之风,实际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原因在于日本政府的政策和媒体自身。文章分析了日本新闻业和政治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日本新闻业实用主义风潮的本质,对新闻业唯政治马首是瞻的情况进行了批评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目前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4.
影响新闻工作者新闻价值框架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价值框架作为新闻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基本新闻价值观,是架构研究中的热点,但对于新闻工作何以采用某新闻价值框架,其影响因素则鲜有研究。本文通过对新闻工作者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的研究发现,新闻工作者的从业动机,新闻工作者对媒介的社会功能的认知与他们所采用的新闻价值框架有着高度的相关关系,并用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解释了中国新闻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价值框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大众传播体系中各媒介渠道相对公信力、绝对公信力的调查发现,媒介渠道之间的公信力存在较大差异,并有明显的地域与城市类型差别。同时对整个传播体系中各传播渠道相对公信力的调查发现,国内电视依然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介渠道,各媒介渠道公信力有地域的差别。  相似文献   
46.
在政治文化的规约下,媒介伦理规范的功利化、媒介伦理评价的政治化、媒介伦理内涵的人品化,成为清末政论报人媒介伦理观的基本特征。其问题,如媒介伦理本体价值的缺乏、媒介伦理建设上社会性资源的缺失,均可从政治文化层面得到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7.
1996电信法与电子传媒管制的制度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1996电信法》颁布10年后所引起的超出立法者和公众预期的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重点剖析了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和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以《遥感学报》视频号短视频运营为具体案例,通过分享视频制作各环节的实践经验,提出短视频运营现存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其他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文献调研和用户调研的方法,以《遥感学报》视频号发布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短视频的整体规划、主题内容、素材收集、剪辑制作、宣传推广、效果追踪等环节分享实践经验。【结果】 科技期刊利用短视频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可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但是在内容、人员和传播力度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结论】 短视频运营上,科技期刊可深度挖掘优质资源来丰富短视频的内容,多渠道打造专业团队以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通过媒体矩阵联动、频繁发布高质量作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等方式,促进短视频平台和科技期刊内容的有效融合和传播。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